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妇产科论文--妇科病论文--经病论文

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0-21页
    1.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研究进展第10-14页
        1.1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0-12页
        1.2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第12-14页
    2. 原发性痛经的西医学研究进展第14-21页
        2.1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第14-18页
        2.2 现代医学对PD的治疗现状第18-21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21-32页
    1. 临床资料第21-24页
        1.1 病例来源第21页
        1.2 诊断标准第21-23页
        1.3 纳入病例标准第23页
        1.4 排除病例标准第23-24页
        1.5 剔除病例和脱落病例第24页
    2. 研究方法第24-25页
        2.1 分组方法第24页
        2.2 试验方法第24-25页
    3. 观察指标第25页
        3.1 一般项目第25页
        3.2 安全性观测第25页
        3.3 治疗前后客观指标变化情况第25页
        3.4 观察期限第25页
    4. 疗效与安全评定第25-27页
        4.1 中医临床疗效标准第26页
        4.2 痛经疗效判定标准第26页
        4.3 痛经强度疗效评价第26-27页
    5. 治疗结果和分析第27-32页
        5.1 一般项目第27-28页
        5.2 治疗疗效第28-30页
        5.3 治疗前后客观指标比较第30-32页
第三章 讨论第32-40页
    1. 立法依据第32-34页
        1.1 肾精亏耗、肾气不足是基础第32-33页
        1.2 中药周期治疗PD第33页
        1.3 导师临床治疗PD心得第33-34页
    2. 组方解析第34-36页
        2.1 补肾助阳方第34-35页
        2.2 温经止痛方第35-36页
    3. 对照组的设立依据第36-37页
    4. 补肾活血序贯疗法对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探究第37-38页
        4.1 补肾助阳/温经止痛序贯疗法的临床症候改善情况及疗效评价第37页
        4.2 补肾助阳/温经止痛序贯疗法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第37-38页
        4.3 补肾助阳/温经止痛序贯疗法对经前期生殖内分泌的影响第38页
    5. 不足和展望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附录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钗石斛花花色苷和精油的纯化、产物分析及其活性研究
下一篇:具有美白活性的明胶肽的制备及应用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