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带抗剪键叠合板的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叠合板概况简介第11-12页
        1.2.1 叠合板的概念简述第11-12页
        1.2.2 叠合板的优劣第12页
    1.3 叠合板研究现状第12-1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试验方案设计第19-39页
    2.1 试验准备工作概述第19-20页
        2.1.1 试验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9页
        2.1.2 试验的主要步骤第19-20页
    2.2 试件的设计和制作第20-27页
        2.2.1 试件的设计第20-25页
        2.2.2 试件的制作第25-27页
    2.3 测点的布置和数据的采集第27-30页
        2.3.1 位移计的布置和挠度测量第27-28页
        2.3.2 应变片的粘贴位置布置第28-29页
        2.3.3 裂缝观测第29-30页
    2.4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第30-33页
        2.4.1 支座选择第30页
        2.4.2 试验加载方法第30-32页
        2.4.3 试验加载制度第32-33页
    2.5 材料性能试验第33-34页
    2.6 安全和防护措施第34页
    2.7 试验现象第34-36页
        2.7.1 开裂与极限荷载第34页
        2.7.2 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第34-36页
    2.8 本章小结第36-39页
第三章 试验结果分析第39-49页
    3.1 开裂荷载值和极限荷载值对比分析第39页
    3.2 叠合板的实验结果第39-45页
        3.2.1 荷载-挠度曲线的对比分析第39-43页
        3.2.2 钢筋荷载-应变曲线对比第43-45页
    3.3 抗剪键的应用第45-48页
        3.3.1 整体性分析第45-47页
        3.3.2 抗剪键应变分析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49-69页
    4.1 ABAQUS有限元简介第49页
    4.2 模型的建立第49-56页
        4.2.1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第49-51页
        4.2.2 材料本构关系第51-56页
    4.3 接触分析第56-57页
        4.3.1 定义接触对第56-57页
        4.3.2 定义接触属性第57页
    4.4 载荷及边界条件第57页
    4.5 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第57-68页
        4.5.1 荷载-挠度曲线的对比第58-63页
        4.5.2 裂缝对比分析第63-67页
        4.5.3 钢筋应力分析第67-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69-71页
    5.1 结论第69页
    5.2 展望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作者简介第73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食品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分析及路径探究--以南京莫愁湖街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