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居家养老服务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居家养老服务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0-12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2页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页 |
第四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理论与实践结合法 | 第12页 |
二、文献研究法 | 第12-13页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13页 |
第五节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概念与理论依据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居家养老服务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一、“家”的内涵及其福利功能 | 第14-15页 |
二、社区的含义及功能 | 第15页 |
三、居家养老服务的定义和特点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居家养老服务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17页 |
二、相互作用理论 | 第17-18页 |
三、社会嵌入理论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莫愁湖街道居家养老工作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第一节 街道老年人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一、目前街道老年人人口状况 | 第20页 |
二、街道老年人生活状况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莫愁湖街道居家养老工作做法 | 第21-23页 |
一、健全组织和服务网络 | 第21页 |
二、加快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 | 第21-22页 |
三、引入社会组织市场化运作 | 第22页 |
四、延伸网格化服务内涵 | 第22-23页 |
第三节 莫愁湖街道居家养老工作的成效 | 第23-26页 |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态势逐渐形成 | 第23页 |
二、初步建成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队伍 | 第23-24页 |
三、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发挥较好作用 | 第24页 |
四、多渠道为老服务模式共同发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莫愁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与成因研究 | 第26-30页 |
第一节 莫愁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 | 第26-28页 |
一、人、财、物的整合到位情况不理想 | 第26页 |
二、现行居家养老服务具有局限性 | 第26-27页 |
三、为老服务中心吸引力不足 | 第27页 |
四、部分老人“老无所养”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居家养老服务存在问题的成因探究 | 第28-30页 |
一、居家养老的定位和分类还不规整 | 第28页 |
二、缺少具体的配套政策支持 | 第28-29页 |
三、资金缺口制约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 第29页 |
四、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够 | 第29页 |
五、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不够全面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国内外居家养老主要做法及其经验借鉴 | 第30-36页 |
第一节 主要做法 | 第30-33页 |
一、上海:推行政府购买服务 | 第30-31页 |
二、广州荔湾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 | 第31-32页 |
三、日本:健全的养老制度体系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经验借鉴 | 第33-36页 |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33-34页 |
二、民间组织运作 | 第34页 |
三、主动拓展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普及推广的现实可行性 | 第36-38页 |
一、建立统一的指导协调组织 | 第36-37页 |
二、加大养老政策法律推进力度 | 第37页 |
三、制定和落实区域自主优惠政策 | 第37-38页 |
四、探索居家养老人性化服务制度 | 第38页 |
五、建立完善的服务监督和评估体系 | 第38页 |
第二节 推进民间为老服务组织有序发展 | 第38-41页 |
一、充分整合区域居家养老资源 | 第39页 |
二、加强民间为老服务组织的培育孵化 | 第39-40页 |
三、推进民间为老组织的自身建设 | 第40页 |
四、构建民间为老组织发展新格局 | 第40-41页 |
第三节 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内涵 | 第41-44页 |
一、准确定位服务意向和需求 | 第41页 |
二、优化居家养老服务网络设置 | 第41-42页 |
三、大力加强为老服务队伍建设 | 第42页 |
四、广泛开展老年人文娱活动 | 第42-43页 |
五、推进项目化运作服务模式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