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阈下舞蹈语言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第一章 舞蹈语言与符号学 | 第14-23页 |
第一节 舞蹈语言之析 | 第14-18页 |
一、舞蹈语言的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二、舞蹈语言的多元语源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符号学之析 | 第18-21页 |
一、符号的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二、符号学及其研究范畴 | 第20-21页 |
第三节 舞蹈语言与符号学之联系 | 第21-23页 |
一、普遍性联系 | 第21-22页 |
二、特殊性联系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舞蹈语言的符号解读 | 第23-38页 |
第一节 舞蹈语言的符号类型 | 第23-26页 |
一、舞蹈语言中的像似符号 | 第23-24页 |
二、舞蹈语言中的标志符号 | 第24页 |
三、舞蹈语言中的象征符号 | 第24-26页 |
第二节 舞蹈语言的符号化过程 | 第26-29页 |
一、编码过程:舞蹈作品的创作与编排 | 第27页 |
二、流通过程:舞蹈作品的呈现 | 第27-28页 |
三、解码过程:舞蹈作品的观后感 | 第28-29页 |
第三节 舞蹈语言的三维符号意义 | 第29-38页 |
一、语形学维度 | 第29-32页 |
二、语义学维度 | 第32-34页 |
三、语用学维度 | 第34-38页 |
第三章 符号学视角下舞蹈语言的发展再造与研究价值 | 第38-45页 |
第一节 舞蹈语言的发展形态 | 第38-41页 |
一、原生舞蹈 | 第38-39页 |
二、次生舞蹈 | 第39-40页 |
三、再生舞蹈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舞蹈语言的身体再造 | 第41-43页 |
一、挖掘与提炼 | 第41-42页 |
二、整合与拆解 | 第42页 |
三、求变与求新 | 第42-43页 |
第三节 符号学视角下舞蹈语言的研究价值 | 第43-45页 |
一、对舞蹈现象进行科学阐释 | 第43-44页 |
二、开拓舞蹈研究交叉学科的新领域 | 第44页 |
三、指导舞蹈实践与促进舞蹈事业发展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