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6-8页 |
| 第2章 斯克里亚宾中期钢琴音乐创作背景 | 第8-12页 |
| 2.1 社会文化背景 | 第8页 |
| 2.2 中期钢琴创作历程 | 第8-12页 |
| 第3章 斯克里亚宾中期钢琴创作特征 | 第12-16页 |
| 3.1 从浪漫主义风格到现代主义风格的转变 | 第12-15页 |
| 3.2 从调性音乐到无调性音乐的转变 | 第15-16页 |
| 第4章 《两首音诗》Op.32的音乐特征分析 | 第16-31页 |
| 4.1 音诗的创作背景及发展 | 第16-17页 |
| 4.2 《两首音诗》Op.32的曲式结构及和声特性 | 第17-28页 |
| 4.2.1 《两首音诗》Op.32的曲式结构 | 第17-25页 |
| 4.2.2 《两首音诗》Op.32的和声分析 | 第25-28页 |
| 4.3 “神秘和弦”的雏形及其发展 | 第28-31页 |
| 第5章 斯克里亚宾中期钢琴作品的演绎研究 | 第31-45页 |
| 5.1 《两首音诗》Op.32的演绎 | 第31-41页 |
| 5.1.1 Op.32 Nr.1 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 | 第31-37页 |
| 5.1.2 Op.32 Nr.2 优雅的、自信的快板(Allegro,con eleganza,con fiducia) | 第37-41页 |
| 5.2 斯克里亚宾中期钢琴作品的演奏诠释 | 第41-45页 |
| 5.2.1 节奏 | 第41-42页 |
| 5.2.2 音色 | 第42页 |
| 5.2.3 张力 | 第42-43页 |
| 5.2.4 速度 | 第43-45页 |
| 第6章 结语 | 第45-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参考资料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