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水蒸气辅助法 | 第10-11页 |
1.2 自组装图案化 | 第11-12页 |
1.3 表面偏析技术 | 第12-14页 |
1.4 以相转化法构建膜结构 | 第14-15页 |
1.4.1 蒸发凝胶法 | 第14页 |
1.4.2 溶剂蒸发沉淀 | 第14页 |
1.4.3 蒸气相沉淀 | 第14-15页 |
1.4.4 控制蒸发沉淀 | 第15页 |
1.4.5 湿法制膜 | 第15页 |
1.4.6 干-湿法制膜 | 第15页 |
1.4.7 湿-湿(双浴法)制膜 | 第15页 |
1.5 膜表面图案化的应用 | 第15-19页 |
1.5.1 膜表面图案化在模板方面的应用 | 第15-16页 |
1.5.2 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质方向的应用(SERS) | 第16-17页 |
1.5.3 在分离方向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4 在传感器方向的应用 | 第18-19页 |
1.6 研究思路及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PS/PMMA共混膜表面形态调控研究 | 第20-58页 |
2.1 前言 | 第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0-21页 |
2.2.3 膜的制备 | 第21页 |
2.3 测试与表征 | 第21-22页 |
2.3.1 红外光谱 | 第21页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21页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1-22页 |
2.3.4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22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2-57页 |
2.4.1 溶剂蒸发诱导制备图案膜的机理和关键因素初步探究 | 第22-26页 |
2.4.2 聚合物比例对膜形貌的影响及膜表面有序构造形成机理分析 | 第26-49页 |
2.4.2.1 膜表面构造的SEM分析 | 第26-28页 |
2.4.2.2 膜表面构造的AFM分析 | 第28-30页 |
2.4.2.3 膜底表面和断面构造的SEM分析 | 第30-32页 |
2.4.2.4 以红外光谱探究膜表面构造成形机理 | 第32-36页 |
2.4.2.5 以XPS探究膜表面构造成形机理 | 第36-46页 |
2.4.2.6 以EDS探究膜表面和断面构造成形机理 | 第46-49页 |
2.4.3 铸膜液固含量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49-53页 |
2.4.3.1 膜表面构造的SEM分析 | 第49-50页 |
2.4.3.2 以红外光谱探究膜表面构造成形机理 | 第50-51页 |
2.4.3.3 以XPS光谱探究膜表面构造成形机理 | 第51-53页 |
2.4.4 刮膜厚度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53-54页 |
2.4.5 挥发温度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54-55页 |
2.4.6 膜表面水接触角分析 | 第55-5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三章 模板分子对膜表面形貌的调控研究 | 第58-76页 |
3.1 前言 | 第5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58-59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59页 |
3.2.3 膜制备方法 | 第59-60页 |
3.2.4 表征方法 | 第6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0-75页 |
3.3.1 膜表面有序孔结构成形机理和关键因素初步探究 | 第60-64页 |
3.3.2 聚苯乙烯多孔膜表面结构的调控研究 | 第64-71页 |
3.3.2.1 模板分子含量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4-65页 |
3.3.2.2 聚苯乙烯浓度对膜表面和断面形貌的影响 | 第65-68页 |
3.3.2.3 挥发温度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8-69页 |
3.3.2.4 刮膜厚度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9-70页 |
3.3.2.5 聚苯乙烯多孔膜的表面接触角分析 | 第70-71页 |
3.3.3 以聚砜为膜材料调控膜表面的图 | 第71-75页 |
3.3.3.1 模板分子含量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71-73页 |
3.3.3.2 聚合物浓度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73-74页 |
3.3.3.3 刮膜厚度对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74-7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