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国企“混改”倒逼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概述第17-22页
    2.1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7-19页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第17-18页
        2.1.2 委托代理理论第18页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8-19页
        2.1.4 政府监管理论第19页
    2.2 政府主要职能的核心意涵第19-22页
        2.2.1 宏观调控第20-21页
        2.2.2 市场监管第21页
        2.2.3 社会管理第21-22页
        2.2.4 公共服务第22页
第3章 国企“混改”下政府职能转变背后的逻辑第22-32页
    3.1 政府与市场、国企的关系第23-25页
        3.1.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第23-24页
        3.1.2 政府与国企的关系第24-25页
    3.2 国企“混改”的“窘境”第25-27页
        3.2.1 国企:慎重之上的主动第26页
        3.2.2 民企:激进之下的担忧第26-27页
    3.3 国企“混改”之路的初探——以中国建材“混改”为例第27-30页
        3.3.1 优化产业结构,扩大企业生产总量第27-28页
        3.3.2 盘活民营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28页
        3.3.3 创新区域发展,建成产学研联盟第28-29页
        3.3.4 鼓励全员参与,积极探索员工持股第29-30页
    3.4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当下面临的问题第30-32页
第4章“混改”中政府职能的现状及分析第32-42页
    4.1 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诸多局限第32-36页
        4.1.1 政府不让权,越位国企财物管理第32-34页
        4.1.2 政府不放权,越位国企人事任命第34页
        4.1.3 政府不让步,模糊国企经营责任主体第34-35页
        4.1.4 法律不完善,模糊股权转让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第35-36页
    4.2 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第36-38页
        4.2.1 增强国民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现实需求第36-37页
        4.2.2 扬长避短创新商业模式的客观要求第37-38页
        4.2.3 求发展经济“走出去”的必然趋势第38页
    4.3 发达国家国企改革中的经验启发第38-42页
        4.3.1 始终坚持“政企分离”的改革方针第38-39页
        4.3.2 政府要在改革之初制定各项规则第39页
        4.3.3 削弱国企垄断地位才能提升企业效益第39-40页
        4.3.4 建立完善的国企改革责任监督体系第40-42页
第5章 国企“混改”倒逼下的政府职能转变思路第42-54页
    5.1 科学定位让政府角色从“统治”到“服务”第42-44页
        5.1.1 政府与国资委的关系从管理转为合作第42-43页
        5.1.2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从隶属转为服务第43-44页
        5.1.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依附转为共生第44页
    5.2 政府监管从“直接”到“间接”第44-47页
        5.2.1 发挥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的管理力量第45页
        5.2.2 树立中介评估机构的可信度第45-46页
        5.2.3 全民监管:国资委移至人大第46-47页
    5.3 政府调控从“微观”到“宏观”第47-50页
        5.3.1 设立“混改”专项投资基金第47-48页
        5.3.2 推行国企去行政化改革第48-49页
        5.3.3 分类划定“混改”界限第49-50页
    5.4 政府管理从“台前”到“幕后”第50-54页
        5.4.1“互联网+”政府让改革公开透明第50-51页
        5.4.2 政府“放手”提高企业自主权第51-52页
        5.4.3 制定“混改”法律规章第52-54页
第6章 结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溶剂蒸发诱导调控膜表面有序构造
下一篇:碳负载镍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乙醇氧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