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5页 |
ABSTRACT | 第15-18页 |
1 导论 | 第19-43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述评 | 第21-38页 |
1.2.1 地方政府竞争的起源和发展 | 第21-23页 |
1.2.2 地方政府竞争的存在性 | 第23-28页 |
1.2.3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率 | 第28-34页 |
1.2.4 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因素 | 第34-37页 |
1.2.5 文献述评 | 第37-38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1.3.1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图 | 第38-4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41-43页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41-42页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42-43页 |
2 地方政府竞争的理论分析及历史沿革 | 第43-51页 |
2.1 地方政府竞争概念 | 第43-44页 |
2.2 地方政府竞争行为 | 第44-47页 |
2.3 制度变迁和我国地方政府竞争 | 第47-51页 |
2.3.1 财政包干时期到分税制改革前 | 第47-49页 |
2.3.2 分税制改革至今 | 第49-51页 |
3 地方政府有效竞争的制度安排 | 第51-68页 |
3.1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率 | 第51-54页 |
3.1.1 地方政府有效竞争的表现 | 第51-52页 |
3.1.2 地方政府无效竞争的表现 | 第52-54页 |
3.2 地方政府有效竞争的制度安排 | 第54-65页 |
3.2.1 财政制度的概念和结构 | 第54-55页 |
3.2.2 预算中性的基础——税收中性 | 第55-57页 |
3.2.3 预算中性和地方政府有效竞争 | 第57-60页 |
3.2.4 分税与转移支付制度和地方政府有效竞争 | 第60-6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4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率评估 | 第68-104页 |
4.1 地方政府竞争的现状分析 | 第68-78页 |
4.1.1 地方政府的收支现状 | 第68-70页 |
4.1.2 地方政府竞争现状的计量分析 | 第70-78页 |
4.2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率——基于公共经济效率评估 | 第78-87页 |
4.2.1 公共资源配置效率测算 | 第78-81页 |
4.2.2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率评估 | 第81-87页 |
4.3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率——基于市场经济效率评估 | 第87-102页 |
4.3.1 经济发展指数测算 | 第88-94页 |
4.3.2 地方政府竞争的效率评估 | 第94-10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5 地方政府无效竞争的制度成因分析 | 第104-130页 |
5.1 地方政府无效竞争的机理分析 | 第104-106页 |
5.1.1 预算软约束 | 第104页 |
5.1.2 分税和转移支付制度负激励 | 第104-106页 |
5.2 财政制度安排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106-118页 |
5.2.1 财政制度安排对地方政府收支行为的影响 | 第106-113页 |
5.2.2 财政制度安排对地方政府竞争行为的影响 | 第113-118页 |
5.3 地方政府竞争程度测算 | 第118-121页 |
5.3.1 聚类分析 | 第118-119页 |
5.3.2 地方政府竞争程度测算 | 第119-121页 |
5.4 财政制度安排对地方政府竞争效率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121-128页 |
5.4.1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第121-123页 |
5.4.2 财政制度安排对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效率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5.4.3 财政制度安排对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竞争效率的影响 | 第125-128页 |
5.5 本章结论 | 第128-130页 |
6 简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30-138页 |
6.1 简要结论 | 第130-131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131-138页 |
6.2.1 以税收中性为原则,循序推进税制改革 | 第131-132页 |
6.2.2 进一步硬化预算制度,提高预算透明度 | 第132-133页 |
6.2.3 深化分税制改革,明晰政府的事权和财权 | 第133-135页 |
6.2.4 深化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建立转移支付基金制度 | 第135-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51页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51-152页 |
后记 | 第152-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