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叶圣陶作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课题的来源 | 第9-11页 |
第二节 国内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二、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叶圣陶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情况 | 第19-33页 |
第一节 初中语文课本中叶圣陶作品的选篇调查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与选篇内容关系调查 | 第20-23页 |
第三节 入选课文与叶圣陶写作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关系 | 第23-28页 |
第四节 传播过程中选篇删减分析 | 第28-33页 |
一、《记金华的两个岩洞》选篇删减分析 | 第28-29页 |
二、《古代英雄的石像》选篇删减分析 | 第29-30页 |
三、《多收了三五斗》选篇删减分析 | 第30页 |
四、《两种习惯养成不得》选篇删减分析 | 第30-31页 |
五、《文艺作品的鉴赏》选篇删减分析 | 第31-33页 |
第二章 叶圣陶选篇的语言特点及接受分析 | 第33-43页 |
第一节 叶圣陶选篇的语言特点分析 | 第33-36页 |
一、选篇语言的质朴生动性 | 第33-35页 |
二、选篇语言的丰富准确性 | 第35-36页 |
第二节 选篇的接受分析 | 第36-43页 |
一、《记金华的两个岩洞》的接受分析 | 第36-37页 |
二、《古代英雄的石像》的接受分析 | 第37-38页 |
三、《苏州园林》的接受分析 | 第38页 |
四、《多收了三五斗》的接受分析 | 第38-39页 |
五、《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的接受分析 | 第39-40页 |
六、《文艺作品的鉴赏》的接受分析 | 第40-43页 |
第三章 选篇教学及练习题研究 | 第43-71页 |
第一节 选篇教学设计研究 | 第43-62页 |
一、《古代英雄的石像》教学设计分析 | 第43-51页 |
二、《苏州园林》教学设计分析 | 第51-54页 |
三、《多收了三五斗》教学设计分析 | 第54-62页 |
第二节 选篇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 | 第62-66页 |
一、《苏州园林》多媒体课件的素材选择分析 | 第63-65页 |
二、《苏州园林》多媒体课件的界面设计分析 | 第65页 |
三、《苏州园林》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的关联性分析 | 第65-66页 |
第三节 选篇练习题设计研究 | 第66-71页 |
一、《古代英雄的石像》课后练习题设计研究 | 第67-68页 |
二、《苏州园林》课后练习题设计研究 | 第68-69页 |
三、《多收了三五斗》课后练习题设计研究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