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免疫性疾病论文--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论文

NF-κB/AP-1与mTOR信号通路在抗β2GPI抗体诱导血栓相关分子表达中的作用

摘要第7-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第22-24页
第一章 绪论第24-37页
    1.1 APS概述第24-25页
    1.2 APS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第25-26页
        1.2.1 APS流行病学第25-26页
        1.2.2 APS病因学第26页
    1.3 APS血栓形成的致病机制第26-29页
    1.4 APS诊断的临床标准和实验室标准第29页
    1.5 β_2GPI与抗β_2GPI抗体第29-31页
    1.6 TLR4在APS中的作用第31-33页
    1.7 NF-κB在APS中的作用第33-34页
    1.8 mTOR和AP-1在APS中的作用第34-35页
    1.9 APS的治疗第35-36页
    1.10 结语第36-37页
第二章 研究目的、内容、方法、实验方案设计与意义第37-44页
    2.1 研究目的第37页
    2.2 研究内容第37-39页
        2.2.1 NF-κB和c-Jun/AP-1是否参与抗β_2GPI抗体诱导小鼠促血栓和促炎分子表达的过程,为APS致病机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第37-38页
        2.2.2 mTOR是否参与介导了抗β_2GPI抗体/β_2GPI或APS-IgG/β_2GPI复合物诱导单核细胞表达TF和IL-8的过程,及TLR4/MAPKs/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第38-39页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第39-40页
    2.4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40-42页
        2.4.1 NF-κB和c-Jun/AP-1在抗β_2GPI抗体诱导小鼠促血栓和促炎分子表达中的作用(体内实验)第40-41页
        2.4.2 mTOR在抗β_2GPI抗体/β_2GPI或APS-IgG/β_2GPI复合物诱导单核细胞TF和IL-8表达中的作用(体内实验)第41-42页
    2.5 研究意义第42-44页
第三章 NF-κB和c-Jun/AP-1在抗β_2GPI自身抗体诱导小鼠血栓相关分子表达中的作用第44-77页
    3.1 材料和试剂第45-50页
        3.1.1 主要材料第45页
        3.1.2 主要试剂第45-47页
        3.1.3 其它试剂第47页
        3.1.4 主要溶液第47-50页
        3.1.5 主要仪器第50页
    3.2 方法第50-62页
        3.2.1 人血浆β_2GPI的提取第50-51页
        3.2.2 APS患者血清总IgG、免疫前兔血清总IgG以及兔抗人β_2GPI多克隆抗体的制备第51-52页
        3.2.3 构建EAPS小鼠模型第52页
        3.2.4 小鼠颈动脉以及胸主动脉匀浆的制备第52-53页
        3.2.5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提取第53页
        3.2.6 血管组织匀浆和巨噬细胞总蛋白的提取及Western blotting第53-56页
        3.2.7 细胞总RNA的提取和逆转录第56-57页
        3.2.8 RT-qPCR分析第57-60页
        3.2.9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第60-61页
        3.2.10 血管组织匀浆和巨噬细胞内TF活性检测第61页
        3.2.11 统计学分析第61-62页
    3.3 结果第62-73页
        3.3.1 抗β_22GPI抗体和IgG-APS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和c-Jun/AP-1的磷酸化水平第62-63页
        3.3.2 PDTC和姜黄素减弱抗β_2GPI抗体诱导小鼠NF-κB和c-Jun/AP-1的磷酸化水平第63-65页
        3.3.3 PDTC和姜黄素抑制抗β_2GPI抗体诱导小鼠TF的表达和活性第65-68页
        3.3.4 PDTC和姜黄素降低抗β_2GPI抗体刺激小鼠主动脉粘附分子的表达第68-70页
        3.3.5 PDTC和姜黄素抑制抗β_2GPI抗体刺激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第70-73页
    3.4 讨论第73-77页
第四章 mTOR活化对抗β_2GPI抗体/β_2GPI复合物诱导单核细胞表达TF和IL-8表达的影响第77-101页
    4.1 材料和试剂第78-80页
        4.1.1 主要材料第78页
        4.1.2 主要试剂第78-79页
        4.1.3 其它试剂第79页
        4.1.4 主要溶液第79-80页
        4.1.5 主要仪器第80页
    4.2 方法第80-86页
        4.2.1 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的培养第80-81页
        4.2.2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提取和培养第81页
        4.2.3 人血浆提纯β_2GPI构象的改变第81页
        4.2.4 细胞处理第81-82页
        4.2.5 MTT检测细胞活力第82-83页
        4.2.6 细胞总蛋白的提取及Western blotting第83页
        4.2.7 细胞总RNA提取及RT-qPCR分析第83-84页
        4.2.8 TF活性检测第84-85页
        4.2.9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细胞IL-8的蛋白表达水平第85页
        4.2.10 统计学分析第85-86页
    4.3 结果第86-97页
        4.3.1 抗β_2GPI抗体/β_2GPI或APS-IgG/β_2GPI均能诱导单核细胞TF和IL-8的表达第86-87页
        4.3.2 抗β_2GPI抗体/β_2GPI或APS-IgG/β_2GPI复合物诱导单核细胞mTOR活化第87-89页
        4.3.3 雷帕霉素抑制抗β_2GPI抗体/β_2GPI诱导单核细胞mTOR的磷酸化水平第89-91页
        4.3.4 雷帕霉素在用抗β_2GPI/β_2GPI和APS-IgG/β_2GPI复合物处理的单核细胞中抑制TF和IL-8的表达第91-93页
        4.3.5 雷帕霉素对下游分子活化的抑制作用第93-95页
        4.3.6 不同抑制剂对抗β_2GPI抗体/β_2GPI诱导THP-1细胞中mTOR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第95-97页
    4.4 讨论第97-101页
第五章 主要结论、学术创新与展望第101-103页
    6.1 主要结论第101页
    6.2 学术创新第101-102页
    6.3 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9页
致谢第119-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121页
    一、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第121页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第121页
    三、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环境有机污染物研究
下一篇:动圈式磁悬浮永磁平面电机设计与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