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房屋拆迁与私有财产权保护 | 第11-14页 |
第一节 房屋拆迁的概念及法律性质 | 第11-12页 |
一、房屋拆迁的概念 | 第11页 |
二、房屋拆迁的法律性质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房屋拆迁中涉及的私有财产权 | 第12-14页 |
一、房屋拆迁中私有财产权的内容 | 第12-13页 |
二、房屋拆迁的主体及利益相关者 | 第13页 |
三、拆迁中私有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及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房屋拆迁中私有财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14-25页 |
第一节 滥用公共利益名义进行商业拆迁 | 第14-18页 |
一、政府滥用自由裁量权 | 第14-16页 |
二、假借公共利益名义进行商业开发 | 第16-17页 |
三、开发商的优势地位与政府的关系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强制拆迁激化权力与权利的冲突 | 第18-20页 |
一、暴力拆迁侵犯公民人身和财产权利 | 第18-19页 |
二、随意进行强制拆迁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私有财产权权利主体地位受到限制 | 第20-22页 |
一、权利人未能成为其权利的代表 | 第20-21页 |
二、权利人缺少协商的权利 | 第21-22页 |
三、少数人权利不受尊重 | 第22页 |
第四节 补偿具有任意性 | 第22-25页 |
一、补偿不全面 | 第23页 |
二、补偿不具有一致性 | 第23-24页 |
三、高补偿不能成为财产权保护的唯一标准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房屋拆迁中私有财产权保护问题的法律原因 | 第25-33页 |
第一节 立法内容的缺陷 | 第25-31页 |
一、私有财产权保护总体性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一) 私有财产权保护的总体性规定 | 第25-27页 |
(二) 从总体性规定中体现的私有财产权保护原则 | 第27页 |
(三) 总体性规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二、《拆迁条例》中关于私有财产权保护规定的问题 | 第28-31页 |
(一) 政府多重角色的缺陷 | 第28-30页 |
(二) 财产权人权利规定不全面 | 第30-31页 |
(三) 三方主体权利义务规定不平衡 | 第31页 |
第二节 法律实行过程的缺陷 | 第31-33页 |
一、政府执法和守法不严 | 第31-32页 |
二、开发商不严格守法 | 第32页 |
三、对财产权人救济不到位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完善房屋拆迁中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 第33-46页 |
第一节 《征收条例》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 第33-38页 |
一、《征收条例》对私有财产权保护规定的完善 | 第33-37页 |
(一) 完善因公共利益的需要限制私有财产权的规定 | 第33-34页 |
(二) 政府权力的主导性与限制性 | 第34-35页 |
(三) 私有财产权权利人的权利有所增加 | 第35-36页 |
(四) 完善征收程序的规定 | 第36-37页 |
二、《征收条例》的积极作用 | 第37-38页 |
三、《征收条例》存在的不足 | 第38页 |
第二节 完善相关立法加强房屋拆迁中私有财产权的保护 | 第38-42页 |
一、完善《征收条例》进一步保护私有财产权 | 第38-40页 |
(一) 在征收中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保障财产权人的补偿权 | 第39页 |
(二) 完善公益征收中的听证制度 | 第39-40页 |
(三) 完善征收前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第40页 |
二、完善私有财产权保护地方立法 | 第40-41页 |
(一) 做好相关地方立法的清理工作 | 第40页 |
(二) 完善私有财产权保护地方立法内容 | 第40-41页 |
三、尽快出台专项法律规范其他类型的拆迁行为 | 第41-42页 |
(一) 规范国有土地上的商业拆迁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 第41-42页 |
(二) 规范集体土地上的拆迁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 第42页 |
第三节 加强对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的执行适用和遵守 | 第42-46页 |
一、加强对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的执行 | 第42-43页 |
二、加强对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的适用 | 第43-44页 |
三、加强对私有财产权保护法律的遵守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