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中药成分血脑屏障渗透性的计算预测研究及验证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缩略语第11-15页
1 绪论第15-28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血脑屏障渗透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第16-25页
        1.2.1 体内血脑屏障渗透性评价方法第17-19页
        1.2.2 体外血脑屏障渗透性评价方法第19-22页
        1.2.3 计算机辅助血脑屏障渗透性评价方法第22-25页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5-28页
2 中药成分血脑屏障渗透性计算预测研究第28-50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方法第29-37页
        2.2.1 数据来源第29-30页
        2.2.2 主要应用软件第30-32页
        2.2.3 分子描述符和指纹图谱的计算第32-33页
        2.2.4 特征选择第33页
        2.2.5 用于构建血脑屏障渗透性预测模型的机器学习分类器第33-35页
        2.2.6 化学药血脑屏障渗透性模型对于中药成分的适用性研究第35-36页
        2.2.7 中药成分血脑屏障渗透性模型的构建及评价第36-37页
        2.2.8 中药成分血脑屏障渗透性预测第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48页
        2.3.1 化学药血脑屏障渗透性预测模型对于天然化合物的适用性研究第37-40页
        2.3.2 中药成分血脑屏障渗透性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第40-44页
        2.3.3 中药成分血脑屏障渗透性预测第44-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3 中药成分血脑屏障渗透性体外PAMPA模型实验第50-66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50-52页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50-52页
        3.2.2 实验仪器第52页
    3.3 实验方法第52-54页
        3.3.1 血脑屏障特异性人工膜的构建第52页
        3.3.2 平行人工膜-血脑屏障渗透性评价实验第52-53页
        3.3.3 浓度的测定第53-54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4-65页
        3.4.1 LogPe界限值的确定第54-57页
        3.4.2 待测中药成分血脑屏障渗透性预测结果的验证第57-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4 中药成分血脑屏障渗透性体外细胞模型实验第66-79页
    4.1 引言第66页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第66-68页
        4.2.1 细胞株第66页
        4.2.2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66-68页
        4.2.3 实验仪器第68页
    4.3 实验方法第68-73页
        4.3.1 体外血脑屏障细胞模型的构建第68-69页
        4.3.2 体外血脑屏障细胞模型的完整性评价第69-71页
        4.3.3 中药成分体外血脑屏障细胞模型渗透性评价第71-73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3-78页
        4.4.1 体外血脑屏障细胞模型(bEnd.3)的构建第73-75页
        4.4.2 中药成分体外血脑屏障细胞模型渗透性评价第75-78页
    4.5 本章小结第78-79页
5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9页
作者简历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喹唑啉类抗丙肝病毒抑制剂的优化和氮杂黄酮的多样性合成
下一篇:HH-V-01片质量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