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西部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的政策分析--以榆林市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5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1页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三)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12-13页
 (四) 研究方法第13-14页
 (五) 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一、文献综述第15-22页
 (一) 城乡教师流动政策执行过程研究第15-16页
 (二) 城乡教师流动政策归因研究第16-18页
 (三) 城乡教师流动政策建议研究第18-19页
 (四) 实践中城乡教师流动政策与措施第19-22页
二、西部地区推动城乡教师流动的政策分析第22-31页
 (一) 全面实施"特岗计划",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第23-24页
 (二) 继续实施"教师支教"政策,有力缓解西部地区师资紧缺的情况第24-26页
 (三) 推行"免费师范生"政策,壮大教师队伍第26-28页
 (四) 实施国培计划第28-29页
 (五) 继续推进农村教育硕士和师范生顶岗实习等政策第29-31页
三、榆林市城乡教师流动政策分析及其执行现状的调查第31-45页
 (一) 榆林市概况以及城乡教师流动背景第31-32页
 (二) 榆林市城乡教师流动政策概述第32-37页
 (三) 榆林市"十一五"期间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第37-45页
四、榆林市城乡教师流动的政策归因第45-55页
 (一) 教师流动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障措施的缺乏导致教师的无序流动第45-48页
 (二) 城乡教师多方面差异显著,使教师流动产生了"差距动力"第48-51页
 (三) "重点学校"制度,城市取向政策导致教师的不合理流动第51-52页
 (四) 教师流动政策执行不力,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形成偏差第52-55页
五、西部地区城乡教师流动的政策性思考第55-65页
 (一) 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教师流动的政策和法规,为教师合理的流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55-60页
 (二) 加强学校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为教师的合理流动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第60-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附录一 城乡中小学教师流动调查问卷第71-76页
附录二 访谈提纲第76-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初中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风险研究--以鲁西南T市为例
下一篇:普通初中班主任领导行为研究--以浙江省金华地区五所初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