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液冷热管理结构设计

致谢第6-7页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3页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5-16页
    1.2 电动汽车分类介绍第16-17页
    1.3 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及研究现状第17-22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锂离子电池结构特性及热特性分析第23-32页
    2.1 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反应原理第23-24页
        2.1.1 锂离子电池结构第23-24页
        2.1.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24页
    2.2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及特点分析第24-26页
        2.2.1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第24-25页
        2.2.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介绍第25-26页
    2.3 锂电池生热机理分析第26-28页
    2.4 锂离子电池散热途径分析第28-29页
    2.5 锂离子电池热物性参数计算第29-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动力电池成组设计及热管理系统设计计算第32-43页
    3.1 液冷热管理系统设计方法第32-33页
    3.2 电池排列的成组设计第33-34页
    3.3 液冷热管理系统设计计算第34-41页
        3.3.1 散热管设计第35-38页
        3.3.2 换热工质选取第38-39页
        3.3.3 水泵扬程计算第39-40页
        3.3.4 加热器功率计算第40-41页
        3.3.5 散热器计算第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四章 液冷热管理的CFD流场计算及结构优化第43-51页
    4.1 CFD仿真在液冷系统流场分析中的应用第43-44页
    4.2 液冷系统流场仿真结果第44-47页
    4.3 母管结构优化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传热仿真及实验验证第51-72页
    5.1 仿真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第51-52页
    5.2 边界条件设定第52-53页
    5.3 传热仿真结果第53-68页
        5.3.1 高温工况仿真结果第53-58页
        5.3.2 低温工况仿真结果第58-68页
    5.4 实验验证第68-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4页
    6.1 总结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轴联动义齿加工中心研制及性能分析
下一篇:混合驱动腰部康复机器人设计与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