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导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8-19页 |
1.5.1 创新点 | 第18页 |
1.5.2 不足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阐述及理论分析 | 第19-25页 |
2.1 相关概念阐述 | 第19-21页 |
2.1.1 腐败 | 第19-20页 |
2.1.2 行政审批 | 第20-21页 |
2.2 公共选择理论分析 | 第21-25页 |
2.2.1 公共选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21-22页 |
2.2.2 "经济人"假设理论 | 第22-23页 |
2.2.3 公共选择理论的本质 | 第23页 |
2.2.4 寻租理论 | 第23-25页 |
3 政府在行政审批行为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及根源分析 | 第25-31页 |
3.1 政府在行政审批行为中存在的腐败现象 | 第25-27页 |
3.1.1 过度审批 | 第25-26页 |
3.1.2 马拉松式审批 | 第26页 |
3.1.3 领导权力干预审批 | 第26-27页 |
3.1.4 以权谋私,权钱交易 | 第27页 |
3.2 行政审批行为中腐败现象存在的根源分析 | 第27-31页 |
3.2.1 权力寻租收益和成本分析 | 第27-29页 |
3.2.2 价值理念的转变导致腐败现象 | 第29页 |
3.2.3 行政审批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导致寻租现象 | 第29-30页 |
3.2.4 行政审批过程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30-31页 |
4 反腐对行政审批行为的影响 | 第31-39页 |
4.1 反腐对行政审批主体的影响 | 第31-32页 |
4.1.1 提高了行政审批主体行为合法性 | 第31页 |
4.1.2 增强了行政审批主体的服务意识 | 第31-32页 |
4.2 反腐对行政审批客体的影响 | 第32-34页 |
4.2.1 减少了交易成本 | 第32页 |
4.2.2 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 | 第32-33页 |
4.2.3 优化了资源配置 | 第33-34页 |
4.3 反腐对行政审批流程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1 优化了行政审批流程 | 第34-35页 |
4.3.2 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 第35页 |
4.4 反腐对行政审批环境的影响 | 第35-37页 |
4.4.1 权力寻租现象减少,行政审批机制得到完善 | 第35-36页 |
4.4.2 加强了对行政审批行为的监管 | 第36-37页 |
4.5 反腐对行政审批权力运行的影响 | 第37-39页 |
4.5.1 减少了行政审批权力的滥用,权力得到合理配置 | 第37页 |
4.5.2 增强了行政审批权力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 第37-39页 |
5 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 第39-47页 |
5.1 强化行政审批主体监管 | 第39-40页 |
5.1.1 提高行政审批主体之间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 第39页 |
5.1.2 加强公务员廉政主题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第39-40页 |
5.2 提高行政审批客体市场意识 | 第40-41页 |
5.2.1 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提高市场活力 | 第40-41页 |
5.2.2 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促进行政审批客体公平竞争 | 第41页 |
5.3 优化行政审批流程 | 第41-43页 |
5.3.1 依法压缩审批项目,减少重复审批 | 第41-42页 |
5.3.2 整合部门职能,提高审批效率 | 第42-43页 |
5.4 加强行政审批环境建设 | 第43-44页 |
5.4.1 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寻租行为 | 第43页 |
5.4.2 将行政审批和依法行政有效结合,提高腐败成本 | 第43-44页 |
5.4.3 构建"廉为荣贪为耻"的廉政文化 | 第44页 |
5.5 规范行政审批权力运行 | 第44-47页 |
5.5.1 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权力的监督,促进权力运行的规范性 | 第44-45页 |
5.5.2 合理界定权力边界,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 第45-46页 |
5.5.3 深入推进简政放权,优化行政审批权的配置 | 第46-47页 |
6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