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2 光学电流传感器的分类以及原理 | 第14-17页 |
1.3 光学电流传感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4页 |
1.3.1 光纤电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2 GMM-FBG电流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3 光纤光栅温度补偿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差动式GMM-FBG电流传感系统研究 | 第26-39页 |
2.1 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及传感特性 | 第26-27页 |
2.1.1 光纤光栅的传感原理 | 第26页 |
2.1.2 光纤光栅的传感特性 | 第26-27页 |
2.2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传感原理及传感特性 | 第27-28页 |
2.2.1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传感原理 | 第27页 |
2.2.2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传感特性 | 第27-28页 |
2.3 差动式GMM-FBG电流传感系统原理 | 第28-30页 |
2.4 差动式GMM-FBG电流传感系统解调 | 第30-32页 |
2.5 磁路间距影响 | 第32-34页 |
2.6 实验研究 | 第34-37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差动式相关解调GMM-FBG交流电流传感系统研究 | 第39-58页 |
3.1 差动式相关解调GMM-FBG交流电流传感系统原理 | 第39-42页 |
3.2 交流电流传感器定标 | 第42-44页 |
3.2.1 静态工作点的确定 | 第42-43页 |
3.2.2 正交工作点的确定 | 第43-44页 |
3.3 交流电流传感实验 | 第44-53页 |
3.3.1 交流电流传感系统组成 | 第44-45页 |
3.3.2 交流电流传感器实验 | 第45-49页 |
3.3.3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 第49-51页 |
3.3.4 交流电流传感器的传递函数 | 第51-53页 |
3.4 交流电流传感器工作点失配分析 | 第53-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4章 交流电流传感器的磁滞非线性校正 | 第58-76页 |
4.1 交流电流传感器磁滞非线性校正原理 | 第58-59页 |
4.2 超磁致伸缩材料磁滞非线性传感模型 | 第59-64页 |
4.2.1 Preisach模型 | 第59-60页 |
4.2.2 Jiles-Atherton模型 | 第60-63页 |
4.2.3 Jiles-Atherton模型参数识别 | 第63-64页 |
4.3 基于图形学原理的交流电流传感系统磁滞非线性校正 | 第64-71页 |
4.3.1 交流电流传感器传递函数特性分析 | 第64-65页 |
4.3.2 比例法建模 | 第65-67页 |
4.3.3 顶点坐标拟合法建模 | 第67-71页 |
4.4 校正结果分析 | 第71-74页 |
4.4.1 比例法校正实验 | 第71-72页 |
4.4.2 顶点坐标拟合法校正实验 | 第72-7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5章 基于非本征光纤FP干涉仪和GMM的高分辨力电流传感器 | 第76-87页 |
5.1 非本征光纤FP干涉仪和GMM电流传感器结构设计 | 第76-78页 |
5.2 反射率的影响 | 第78-79页 |
5.3 FP干涉仪的工作点选取 | 第79-81页 |
5.4 非本征FP干涉仪电流传感系统设计 | 第81-82页 |
5.5 非本征FP干涉仪电流传感实验 | 第82-8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