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钳工工艺与装配工艺论文--机器装配、机器安装法论文

基于结合面误差建模的装配精度预测与优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7-2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7-18页
    1.2 课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第18-27页
        1.2.1 新一代GPS中的产品几何与公差定义第18-20页
        1.2.2 公差建模理论第20-21页
        1.2.3 装配体误差累积与传递机理第21页
        1.2.4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理论第21-22页
        1.2.5 装配体误差建模与精度预测第22-23页
        1.2.6 公差优化方法第23-24页
        1.2.7 计算机辅助精度设计技术第24-25页
        1.2.8 基于模型的定义技术第25-26页
        1.2.9 一致性产品信息模型第26-27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零件几何要素误差的SDT表达与建模第29-50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公差分类与公差原则第29-31页
        2.2.1 公差域第29-30页
        2.2.2 公差原则第30-31页
    2.3 基于SDT的几何要素变动描述第31-32页
    2.4 零件几何要素的误差变动分析第32-39页
        2.4.1 多公差耦合作用下几何要素的误差变动第33-38页
        2.4.2 几何要素在不同公差作用下的误差变动第38-39页
    2.5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几何要素误差分量实际变动区间求解第39-45页
        2.5.1 蒙特卡洛模拟法第39-45页
    2.6 几何要素误差分量实际变动区间带宽与公差间的函数关系第45-46页
    2.7 实例分析第46-48页
    2.8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3章 结合面的误差建模与误差传递属性分析第50-70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结合面的误差累积机理与误差模型第50-55页
        3.2.1 平面结合面的误差形成机理与SDT建模第50-53页
        3.2.2 圆柱结合面的误差形成机理与SDT建模第53-55页
    3.3 结合面误差传递属性第55-58页
        3.3.1 装配约束关系与结合面误差传递属性的形成第56页
        3.3.2 结合面误差传递属性表达与装配约束关系建模第56-58页
    3.4 结合面组误差传递属性第58-59页
        3.4.1 相邻结合面的关联关系第58页
        3.4.2 结合面组误差传递属性的计算第58-59页
    3.5 并联结合面的实际误差传递属性第59-63页
        3.5.1 并联结合面装配定位优先级第60-61页
        3.5.2 并联结合面干涉分析第61-62页
        3.5.3 结合面的实际误差传递属性计算第62-63页
    3.6 并联结合面组的误差求解第63-65页
    3.7 常见并联结合面组误差求解实例第65-69页
    3.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4章 装配体误差传递路径的表达与搜索第70-86页
    4.1 引言第70页
    4.2 多色集合理论第70-73页
        4.2.1 多色集合的基本概念与数学表达第71-72页
        4.2.2 多色集合矩阵及其应用第72-73页
    4.3 结合面符号矩阵(JSS矩阵)第73-75页
    4.4 基于JSS矩阵的装配关系运算第75-77页
    4.5 装配体误差传递路径的搜索第77-80页
    4.6 复杂装配体的多层次结构描述第80-85页
    4.7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5章 基于结合面误差建模的装配精度预测与公差优化第86-107页
    5.1 引言第86页
    5.2 装配体误差建模与精度预测第86-89页
        5.2.1 装配体误差建模第86-87页
        5.2.2 装配精度预测第87-89页
    5.3 机械产品精度可靠性分析第89-92页
        5.3.1 可靠性分析的极限状态方程第89-90页
        5.3.2 可靠度指标及其计算方法第90-92页
    5.4 公差优化第92-97页
        5.4.1 公差 -成本函数第93-94页
        5.4.2 装配体公差优化模型第94-97页
    5.5 装配精度预测与公差优化实例第97-105页
    5.6 本章小结第105-107页
第6章 装配体误差模型验证与精度设计系统实现第107-129页
    6.1 引言第107页
    6.2 高精度数控机床的测量试验与装配体模型的验证第107-116页
        6.2.1 双频激光干涉仪的工作原理简介第108-109页
        6.2.2 九线法的基本原理简介第109-110页
        6.2.3 龙门导轨磨床几何误差的试验测量第110-115页
        6.2.4 装配体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验证第115-116页
    6.3 精度设计系统的实现第116-127页
        6.3.1 三维图样的表达方法第117-118页
        6.3.2 精度设计系统 3D Sketch Pad的需求分析第118-119页
        6.3.3 精度设计系统的框架规划第119-120页
        6.3.4 精度设计系统 3D Sketch Pad的功能模块实现第120-125页
        6.3.5 精度设计系统 3D Sketch Pad的应用实例第125-127页
    6.4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总结与展望第129-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第141-142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第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空间稳定节点积分算法及其在磁—力耦合问题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凸轮轴高速磨削加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