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11页 |
1. 研究相关概念与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1-16页 |
1.1 生态观光农业的内涵 | 第11-12页 |
1.2 国外观光农业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国内观光农业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4-16页 |
1.4.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 第14页 |
1.4.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4.3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3.1.1 文献研究法 | 第17页 |
3.1.2 实地查勘法 | 第17页 |
3.1.3 遥感信息数据分析法 | 第17页 |
3.1.4 景观格局指数比较法 | 第17页 |
3.1.5 图表法 | 第17页 |
3.1.6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归纳法 | 第17-18页 |
3.2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4.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 第19-42页 |
4.1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自然现状 | 第19页 |
4.2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4.2.1 研究样地选择 | 第19-20页 |
4.2.2 冕宁西河村观光农业区概况 | 第20页 |
4.2.3 西昌川兴镇观光农业区概况 | 第20-21页 |
4.2.4 德昌泸塘村经济林果集中区概况 | 第21-22页 |
4.2.5 米易热水村观光农业区概况 | 第22-23页 |
4.3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景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及现状 | 第23-42页 |
4.3.1 景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4.3.2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景观构建现状分析 | 第25-37页 |
4.3.3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经济林果植物群落现状景观分析 | 第37-42页 |
5.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第42-47页 |
5.1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林果经济产出及旅游经济产出 | 第42-46页 |
5.2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第46-47页 |
6.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现状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 第47-50页 |
6.1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48页 |
6.2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 第48-50页 |
6.2.1 科学规划,合理构建景观空间结构 | 第49页 |
6.2.2 提高果树种类,发展特色农业产品 | 第49页 |
6.2.3 提升果园观光质量,优化旅游资源 | 第49-50页 |
6.2.4 加强林地建设,改善观光农业区生态 | 第50页 |
6.2.5 开发民俗文化,发展特色经济 | 第50页 |
6.2.6 引进“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 第50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50-55页 |
7.1 结论 | 第50-54页 |
7.1.1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的观光农业区发展现状 | 第51页 |
7.1.2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景观格局及农业生物多样性 | 第51-52页 |
7.1.3 攀西安宁河谷地带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估 | 第52-53页 |
7.1.4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现状存在的问题 | 第53页 |
7.1.5 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果园发展对策 | 第53-54页 |
7.2 讨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