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空间句法的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0-17页
        1.2.1 街区空间第10-12页
        1.2.2 历史文化街区第12-13页
        1.2.3 空间句法第13-17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24页
        1.5.1 文献分析法第19页
        1.5.2 实地调研法第19页
        1.5.3 空间句法定量分析法第19-24页
    1.6 技术路线第24-26页
2. 研究对象第26-31页
    2.1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第26-27页
    2.2 研究区概况第27-31页
        2.2.1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第27-28页
        2.2.2 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第28-29页
        2.2.3 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第29-31页
3.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构形分析第31-67页
    3.1 宽窄巷子街区构形分析第31-44页
        3.1.1 平面形态布局第31-32页
        3.1.2 空间关系图解的构建第32-34页
        3.1.3 整体街巷空间轴线分析第34-38页
        3.1.4 主要节点凸空间分析第38-44页
    3.2 文殊坊街区构形分析第44-53页
        3.2.1 平面形态布局第44-45页
        3.2.2 空间关系图解的构建第45-47页
        3.2.3 整体街巷空间轴线分析第47-50页
        3.2.4 主要节点凸空间分析第50-53页
    3.3 大慈寺街区构形分析第53-62页
        3.3.1 大慈寺街区现状分析第53-54页
        3.3.2 大慈寺街区关系图解第54-55页
        3.3.3 大慈寺街区的轴线分析第55-58页
        3.3.4 主要节点凸空间分析第58-62页
    3.4 成都三大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构形对比分析第62-67页
        3.4.1 关系图解对比第62-64页
        3.4.2 轴线分析对比第64-67页
4 结论与讨论第67-74页
    4.1 结论第67-71页
        4.1.1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构形第67-68页
        4.1.2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第68-69页
        4.1.3 对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第69-70页
        4.1.4 成都三大历史文化街区的营建措施第70-71页
    4.2 讨论第71-74页
        4.2.1 空间句法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的可行性第71-72页
        4.2.2 句法分析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思考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D与AHP的成都市浣花溪公园景观视觉偏好研究
下一篇:攀西安宁河谷地区四县观光农业区景观格局分析及其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