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句法的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1.2.1 街区空间 | 第10-12页 |
1.2.2 历史文化街区 | 第12-13页 |
1.2.3 空间句法 | 第13-17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9-24页 |
1.5.1 文献分析法 | 第19页 |
1.5.2 实地调研法 | 第19页 |
1.5.3 空间句法定量分析法 | 第19-24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2. 研究对象 | 第26-31页 |
2.1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形成 | 第26-27页 |
2.2 研究区概况 | 第27-31页 |
2.2.1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 | 第27-28页 |
2.2.2 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 | 第28-29页 |
2.2.3 大慈寺历史文化街区 | 第29-31页 |
3.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构形分析 | 第31-67页 |
3.1 宽窄巷子街区构形分析 | 第31-44页 |
3.1.1 平面形态布局 | 第31-32页 |
3.1.2 空间关系图解的构建 | 第32-34页 |
3.1.3 整体街巷空间轴线分析 | 第34-38页 |
3.1.4 主要节点凸空间分析 | 第38-44页 |
3.2 文殊坊街区构形分析 | 第44-53页 |
3.2.1 平面形态布局 | 第44-45页 |
3.2.2 空间关系图解的构建 | 第45-47页 |
3.2.3 整体街巷空间轴线分析 | 第47-50页 |
3.2.4 主要节点凸空间分析 | 第50-53页 |
3.3 大慈寺街区构形分析 | 第53-62页 |
3.3.1 大慈寺街区现状分析 | 第53-54页 |
3.3.2 大慈寺街区关系图解 | 第54-55页 |
3.3.3 大慈寺街区的轴线分析 | 第55-58页 |
3.3.4 主要节点凸空间分析 | 第58-62页 |
3.4 成都三大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构形对比分析 | 第62-67页 |
3.4.1 关系图解对比 | 第62-64页 |
3.4.2 轴线分析对比 | 第64-6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7-74页 |
4.1 结论 | 第67-71页 |
4.1.1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构形 | 第67-68页 |
4.1.2 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的特征 | 第68-69页 |
4.1.3 对成都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的影响因素 | 第69-70页 |
4.1.4 成都三大历史文化街区的营建措施 | 第70-71页 |
4.2 讨论 | 第71-74页 |
4.2.1 空间句法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的可行性 | 第71-72页 |
4.2.2 句法分析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思考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