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1.1 低效林概况 | 第11-14页 |
| 1.1.1 低效林的概念 | 第11-12页 |
| 1.1.2 低效林的成因 | 第12-13页 |
| 1.1.3 低效林改造方法 | 第13-14页 |
| 1.3 土壤有机碳库的稳定性 | 第14-20页 |
| 1.3.1 土壤有机碳库碳库的概况 | 第14-15页 |
| 1.3.2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 | 第15-18页 |
| 1.3.3 土壤稳定性碳组分 | 第18-20页 |
| 1.3.4 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机制 | 第20页 |
| 1.4 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因素 | 第20-23页 |
| 1.4.1 自然因素 | 第20-22页 |
| 1.4.2 人为因素 | 第22-23页 |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3页 |
| 2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3-24页 |
| 2.2 样地设置 | 第24页 |
| 2.3 研究方法 | 第24页 |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4-25页 |
| 2.5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41页 |
| 3.1 马尾松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下土壤有机碳特征 | 第26-34页 |
| 3.1.1 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季节动态 | 第26-27页 |
| 3.1.2 土壤颗粒有机碳含量及季节动态 | 第27-29页 |
| 3.1.3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季节动态 | 第29-31页 |
| 3.1.4 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变化及季节动态 | 第31-33页 |
| 3.1.5 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系数(Kos) | 第33-34页 |
| 3.2 马尾松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下土壤全氮特征 | 第34-36页 |
| 3.2.1 土壤全氮含量变化 | 第34-35页 |
| 3.2.2 土壤全氮的季节动态变化 | 第35-36页 |
| 3.3 马尾松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下土壤C/N变化 | 第36-38页 |
| 3.3.1 土壤碳氮比变化 | 第36-37页 |
| 3.3.2 土壤碳氮比季节动态 | 第37-38页 |
| 3.4 马尾松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下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 | 第38-40页 |
| 3.4.1 腐殖质总量 | 第38页 |
| 3.4.2 富里酸与胡敏酸 | 第38-39页 |
| 3.4.3 腐殖质组成的变化特征 | 第39-40页 |
| 3.5 不同改造措施下土壤有机碳氮与各碳组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1页 |
| 4 讨论 | 第41-48页 |
| 4.1 土壤有机碳特征 | 第41-45页 |
| 4.1.1 低效林改造对土壤有机碳影响 | 第41-43页 |
| 4.1.2 低效林改造对颗粒有机碳的影响 | 第43页 |
| 4.1.3 低效林改造对可溶性有机碳影响 | 第43-44页 |
| 4.1.4 低效林改造对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 | 第44-45页 |
| 4.2 土壤全氮特征 | 第45-46页 |
| 4.3 低效林改造对土壤C/N的影响 | 第46页 |
| 4.4 低效林改造对土壤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5 低效林改造对土壤腐殖质的影响 | 第47-48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 5.1 结论 | 第48页 |
| 5.2 展望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