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 第14-16页 |
1.3 研究构成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铁路轮渡和中韩铁路轮渡的相关概念综述 | 第18-37页 |
2.1 铁路轮渡的概况 | 第18-29页 |
2.1.1 铁路轮渡的意义 | 第18-19页 |
2.1.2 铁路轮渡的历史 | 第19-21页 |
2.1.3 铁路轮渡的特征与运营条件 | 第21-26页 |
2.1.4 铁路轮渡的类型 | 第26页 |
2.1.5 烟大铁路轮渡的事例 | 第26-29页 |
2.2 中韩铁路轮渡的概况 | 第29-37页 |
2.2.1 中韩铁路轮渡的商谈过程 | 第29-32页 |
2.2.2 中韩铁路理论度的可行性、经济性评价 | 第32-35页 |
2.2.3 中韩铁路轮渡的建设问题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37-51页 |
3.1 铁路轮渡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37-38页 |
3.1.1 国内文献 | 第37页 |
3.1.2 国内文献 | 第37-38页 |
3.2 国际运输手段选择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38-51页 |
3.2.1 国内文献 | 第38-40页 |
3.2.2 国外文献 | 第40-51页 |
第四章 中韩铁路轮渡的需求与选择意图研究设计 | 第51-77页 |
4.1 研究对象与变量 | 第51-57页 |
4.1.1 研究对象 | 第51页 |
4.1.2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第51-57页 |
4.2 研究模型与假设 | 第57-62页 |
4.2.1 研究模型设计 | 第57-58页 |
4.2.2 研究假设 | 第58-62页 |
4.3 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方法 | 第62-77页 |
4.3.1 结构方程模型的概念 | 第62-65页 |
4.3.2 结构方程模型的特征 | 第65-67页 |
4.3.3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 第67-69页 |
4.3.4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 第69-71页 |
4.3.5 结构方程模型的适配度 | 第71-77页 |
第五章 研究分析结果 | 第77-119页 |
5.1 样本的特征 | 第77-81页 |
5.2 对中韩铁路轮渡的认知和关心程度分析 | 第81-83页 |
5.3 对中韩铁路轮渡的必要性的认知程度分析 | 第83-99页 |
5.3.1 中韩FTA的贸易量扩大的需求 | 第84-86页 |
5.3.2 作为环保运输方式的需求 | 第86-88页 |
5.3.3 中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需求 | 第88-92页 |
5.3.4 陆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活用携手韩国欧亚计划政策的需求 | 第92-99页 |
5.4 信度与效度 | 第99-103页 |
5.5 测定模型的分析结果 | 第103-112页 |
5.6 结构模型的分析结果与假设验证 | 第112-116页 |
5.7 小结 | 第116-11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9-12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19-123页 |
6.2 研究的局限及之后的研究方向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