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阅读中的基本问题 | 第9-10页 |
| ·注视 | 第9页 |
| ·再注视 | 第9页 |
| ·眼跳 | 第9页 |
| ·跳读 | 第9-10页 |
| ·阅读中的眼动控制模型 | 第10-11页 |
| ·眼球运动模型 | 第10页 |
| ·认知加工模型 | 第10-11页 |
| ·注视位置效应 | 第11-16页 |
| ·注视位置效应概述 | 第11-13页 |
| ·注视位置效应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 ·不同文字中的注视位置效应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 ·维吾尔语的特点 | 第16-19页 |
| ·维吾尔语字母特点 | 第16-17页 |
| ·维吾尔语构词特点 | 第17-19页 |
| 2 问题提出、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 ·问题提出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 ·实践意义 | 第20-21页 |
| 3 实验一:维吾尔语阅读中偏向注视位置及低水平视觉线索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研究 | 第21-34页 |
| ·实验目的 | 第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 ·被试 | 第22-23页 |
| ·实验设计 | 第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 ·实验程序 | 第24页 |
| ·数据整理与分析指标 | 第24-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 ·维吾尔语阅读过程中的PVL曲线 | 第25页 |
| ·被试在维吾尔语阅读过程中不同水平下的各眼动指标分析结果 | 第25-30页 |
| ·讨论 | 第30-33页 |
| ·结论 | 第33-34页 |
| 4 实验二:词缀作为高水平的语言因素对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 | 第34-41页 |
| ·实验目的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 ·被试 | 第34-35页 |
| ·实验设计 | 第35页 |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 ·实验程序 | 第36页 |
| ·数据整理与分析指标 | 第3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 ·被试在维吾尔语阅读过程中不同水平下的各眼动指标分析结果 | 第36页 |
| ·词缀作为高水平语言因素对首次注视位置的影响 | 第36-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5 总讨论 | 第41-45页 |
| ·维吾尔语阅读中的偏向注视位置 | 第41页 |
| ·维吾尔语阅读中注视位置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41-45页 |
| ·词长和词空格作为低水平视觉线索对于注视位置的影响 | 第41-43页 |
| ·词缀作为高水平语言因素对注视位置的影响 | 第43-45页 |
| 6 结论 | 第45-46页 |
| 7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46-47页 |
| ·创新之处 | 第46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附录 | 第51-52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52-53页 |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