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第9-10页 |
| ·注意网络理论模型 | 第10-15页 |
| ·注意网络概述 | 第10-11页 |
| ·注意网络测验 | 第11-14页 |
| ·ADHD儿童注意网络的特点 | 第14-15页 |
| ·情绪 | 第15-19页 |
| ·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 第15-16页 |
| ·情绪对ADHD儿童注意的影响 | 第16-17页 |
| ·情绪对注意网络的影响 | 第17-19页 |
| 2.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 ·问题提出 | 第19-20页 |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3.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1-24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 ·研究方案 | 第21-24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研究对象 | 第22-23页 |
| ·实验实施 | 第23-24页 |
| 4.实验研究 | 第24-29页 |
| ·实验一:中性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注意网络功能的实验研究 | 第24-27页 |
| ·实验目的 | 第24页 |
| ·被试 | 第24页 |
| ·研究材料 | 第24-25页 |
| ·实验设计 | 第25页 |
| ·实验程序 | 第25-26页 |
| ·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 第26-27页 |
| ·实验二积极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注意网络功能的实验研究 | 第27-28页 |
| ·实验目的 | 第27页 |
| ·被试 | 第27页 |
| ·研究工具 | 第27页 |
|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 第27页 |
| ·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 第27-28页 |
| ·实验三消极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注意网络功能的实验研究 | 第28-29页 |
| ·实验目的 | 第28页 |
| ·被试 | 第28页 |
| ·研究工具 | 第28页 |
| ·实验设计与实验程序 | 第28页 |
| ·实验数据整理及分析 | 第28-29页 |
| 5. 结果 | 第29-38页 |
| ·整体分析 | 第29页 |
| ·不同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警觉网络上的差异分析 | 第29-32页 |
| ·不同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在警觉网络上的正确率分析 | 第29-30页 |
| ·不同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在警觉网络上的反应时分析 | 第30-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不同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在定向网络上的差异分析 | 第32-35页 |
| ·不同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在定向网络上的正确率分析 | 第32-33页 |
| ·不同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在定向网络上的反应时分析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不同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执行网络上的差异分析 | 第35-38页 |
| ·不同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在执行网络上的正确率分析 | 第35-36页 |
| ·不同情绪状态下ADHD儿童在执行网络上的反应时分析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6.分析与讨论 | 第38-42页 |
| ·注意网络功能的分析 | 第38页 |
| ·情绪刺激与注意网络功能的关系分析 | 第38-39页 |
| ·ADHD儿童在注意网络功能上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 ·ADHD儿童不同情绪状态下注意功能的差异分析 | 第40-42页 |
| 7.结论 | 第42-43页 |
| 8.教育建议 | 第43-44页 |
| 9.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44-45页 |
| ·研究创新 | 第44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 附录 | 第50-54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