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1页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国内研究分析 | 第11-13页 |
二、国外研究简述 | 第13-14页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形成发展 | 第15-26页 |
第一节 理论形成 | 第15-20页 |
一、理论渊源:马克思群众史观 | 第15-16页 |
二、实践基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 第16-18页 |
三、思想借鉴: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发展历程 | 第20-26页 |
一、萌芽阶段 | 第21-22页 |
二、形成阶段 | 第22页 |
三、成熟阶段 | 第22-23页 |
四、继续发展阶段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6-44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简述 | 第26-27页 |
一、群众 | 第26-27页 |
二、群众路线 | 第27页 |
三、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 | 第27页 |
第二节 一切为了群众的基本立场 | 第27-31页 |
一、结合革命实践,界定“群众”的内涵外延 | 第27-28页 |
二、群众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 | 第28-29页 |
三、向群众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第29-30页 |
四、一切行动合乎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原则 | 第31-37页 |
一、群众是力量的源泉 | 第32-33页 |
二、群众具有伟大的创造力 | 第33-34页 |
三、相信群众,向群众学习 | 第34-36页 |
四、密切联系群众 | 第36-37页 |
第四节 群众路线思想方法体系 | 第37-44页 |
一、从群众中来,通过调查研究坚持群众路线 | 第37-38页 |
二、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 第38-40页 |
三、向群众学习和宣传教育群众相结合 | 第40-42页 |
四、个别与一般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4-55页 |
第一节 理论意义 | 第44-49页 |
一、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实现了对马克思群众史观的创新和发展 | 第44-46页 |
二、为毛泽东思想体系提供了思想前提、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 | 第46-47页 |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提供了理论源泉 | 第47-49页 |
第二节 实践意义 | 第49-55页 |
一、为党提供了取得革命胜利的制胜法宝 | 第49-51页 |
二、为党初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 第51-53页 |
三、为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引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