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氮素污染的危害 | 第12-13页 |
·危害人类及生物生存 | 第12页 |
·破坏水体水体生态系统 | 第12页 |
·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 第12-13页 |
·氮素污染的去除方法 | 第13页 |
·生物脱氮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第13-18页 |
·传统生物脱氮 | 第13-14页 |
·传统生物脱氮工艺 | 第14-15页 |
·新型生物脱氮理论 | 第15-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以及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第19-35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2页 |
·样品来源 | 第19页 |
·培养基 | 第19-20页 |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7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的筛选 | 第22-24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的鉴定 | 第24-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株的筛选 | 第27-31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的鉴定 | 第31-33页 |
·菌株的 16S rDN A扩增产物电泳检测结果 | 第31页 |
·菌株的 16S r DNA 序列测定及系统树的构建 | 第31-32页 |
·菌株的生理生化鉴定 | 第32页 |
·菌株的培养特征 | 第32-33页 |
·菌株的革兰氏染色镜检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脱氮特性研究 | 第35-46页 |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样品来源 | 第35页 |
·培养基 | 第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5页 |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以氨态氮为唯一氮源时的脱氮特性研究 | 第35-36页 |
·以亚硝态氮为唯一氮源时的脱氮特性研究 | 第36页 |
·以硝态氮为唯一氮源时的脱氮特性研究 | 第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以氨态氮为唯一氮源时的脱氮特性研究 | 第36-40页 |
·以亚硝态氮为唯一氮源时的脱氮特性研究 | 第40-43页 |
·以硝酸盐为唯一氮源时的脱氮特性研究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同步硝化反硝化菌在制药废水脱氮中的驯化及应用 | 第46-53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样品来源 | 第46页 |
·培养基 | 第46页 |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实验菌株对某制药厂废水的初步处理效果 | 第47-48页 |
·实验菌株在制药废水中的驯化及其驯化后的应用 | 第4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2页 |
·实验菌株对制药废水初步处理效果 | 第48-50页 |
·实验菌株在制药废水中的驯化及其驯化后的处理效果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