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接受理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一、绪 论第12-17页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第12-13页
  1.选题的缘由第12页
  2.选题的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1.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2.国外研究综述第15页
 (三)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5-17页
  1.研究的方法第15页
  2.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17页
二、接受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相关概述第17-22页
 (一)接受及接受理论的相关概述第17-19页
  1.接受的含义第17页
  2.接受理论的思想渊源第17-18页
  3.接受理论的主要理论观点第18-19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相关概述第19-20页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含义第19-20页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影响要素第20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接受理论的研究意义第20-22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现状第22-26页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取得的成绩第22-23页
  1. 接受主体自身的思想政治状况第22页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改进状况第22-23页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环境的改善状况第23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1.接受主体被动接受,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第24页
  2.接受主体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度低,接受情感缺失第24-25页
  3.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接受主体知行不一第25页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脱节第25-26页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不佳的原因第26-31页
 (一)传统教育理念影响接受效果第26-27页
  1.传统“灌输理念”难与学生接受相契合第26页
  2.接受者的主体地位被弱化第26-27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渠道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第27-28页
  1.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耦合度不够第27页
  2.教学方式方法难与学生接受需求产生共鸣第27-28页
  3.教育者言传身教的影响力度不够第28页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合力育人机制不成熟第28-29页
  1.专业课教师对专业历史传承和文化教化不够第28-29页
  2. 辅导员作为教育者的角色与功能发挥不充分第29页
  3.行政管理人员育人角色弱、行政角色趋强第29页
 (四)新媒体技术尚未完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有效载体第29-31页
五、接受理论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考第31-41页
 (一)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第31-32页
  1.强化接受主体自身的主体意识第31页
  2.树立“以生为本”的接受理念第31-32页
  3.充分落实“全员育人”的育人理念第32页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教育模式第32-38页
  1.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容第32-34页
  2.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方式方法第34-35页
  3.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第35-37页
  4.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育人功能第37页
  5.着力打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新载体第37-38页
 (三)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环境第38-41页
  1.优化校园传媒环境第38-39页
  2.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第39-40页
  3.优化学生间自我教育与相互教育的氛围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中国梦目标激励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