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研究--以潍坊某中等职业学校为例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创新点 | 第13-14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6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15-16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6页 |
(三)访谈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理论概述 | 第17-21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9页 |
(一)职业教育 | 第17页 |
(二)就业竞争力 | 第17页 |
(三)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 第17-19页 |
二、提升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一)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理论依据 | 第19页 |
(二)基于系统工程的理论依据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第21-37页 |
一、调查方案的设计 | 第21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1页 |
(二)调查实施 | 第21页 |
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1-28页 |
(一)学生对就业竞争力要素态度的分析 | 第21-22页 |
(二)学生对知识能力态度的分析 | 第22-24页 |
(三)学生求职渠道调查分析 | 第24-25页 |
(四)学生就业心态分析 | 第25-27页 |
(五)学生对就业指导态度的分析 | 第27-28页 |
三、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28-32页 |
(一)学校就业指导情况 | 第28-29页 |
(二)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 第29-30页 |
(三)学校的成功做法与经验 | 第30-32页 |
四、用人单位访谈结果及分析 | 第32-34页 |
(一)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 | 第32-33页 |
(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 第33-34页 |
(三)用人单位访谈分析 | 第34页 |
五、影响中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 第34-37页 |
(一)中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有利因素 | 第34-35页 |
(二)影响中职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不利因素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提升中职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 第37-45页 |
一、国家和社会层面 | 第37-38页 |
(一)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 | 第37页 |
(二)依法营造公平合理的就业环境 | 第37-38页 |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38页 |
二、中等职业学校层面 | 第38-42页 |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 | 第38-39页 |
(二)深化校企合作 | 第39-40页 |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40-41页 |
(四)强化就业指导 | 第41页 |
(五)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建设 | 第41-42页 |
三、学生自身层面 | 第42-45页 |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 第42-43页 |
(二)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 第43页 |
(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A | 第48-50页 |
附录B | 第50-51页 |
附录C | 第51-52页 |
作者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