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行为保全制度建构之完善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行为保全基本范畴第13-21页
 一、行为保全制度的界定第13-17页
  (一) 行为保全的概念分析第13-14页
  (二) 行为保全与财产保全的比较第14-15页
  (三) 行为保全与先予执行的关系第15-17页
 二、行为保全的特征第17-18页
  (一) 行为保全具有暂定性第18页
  (二) 行为保全具有紧急性第18页
  (三) 行为保全具有附属性第18页
 三、行为保全制度的法律沿革第18-21页
  (一) 我国民事保全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第18-19页
  (二) 我国民事行为保全制度的雏形和确立第19-21页
第二章 行为保全制度建构的理论基础第21-26页
 一、行为保全制度设置是诉权保障的需要第21-22页
 二、行为保全中双方当事人享有平等的权利保障第22-23页
  (一) 诉讼攻击防御手段的平等性第22页
  (二) 行为保全中被申请人的利益保障不容忽视第22-23页
 三、行为保全中利益的衡量第23-26页
  (一) 德日利益衡量理论第23-24页
  (二) 我国行为保全中的利益衡量第24-26页
第三章 两大法系行为保全相关制度比较研究第26-38页
 一、英美法系中间禁令制度和我国行为保全的比较第26-28页
  (一) 中间禁令的含义和特点第26页
  (二) 中间禁令程序简介第26-28页
  (三) 中间禁令程序对我国行为保全制度完善的启示第28页
 二、大陆法系相关制度和我国行为保全的比较第28-38页
  (一) 假处分制度和我国行为保全的比较第28-31页
  (二) 法国紧急审理程序和我国行为保全的比较第31-33页
  (三) 越南临时强制措施和我国行为保全的比较第33-34页
  (四) 泰国临时性保护措施和我国行为保全的比较第34-36页
  (五) 大陆法系相关制度对我国行为保全制度完善的启示第36-38页
第四章 行为保全制度完善的实证分析第38-46页
 一、典型案例分析第38-40页
  (一) 知识产权纠纷——诉中禁令第38-39页
  (二) 环境侵权纠纷——环境污染禁止令第39页
  (三) 婚姻家庭纠纷——人身安全保护令第39-40页
  (四) 租赁合同纠纷第40页
 二、实践中所谓的“行为保全”不同于我国行为保全制度第40-41页
  (一) 公证行为保全不同于我国民事诉讼中行为保全第40页
  (二) 探讨信用证止付是否为行为保全第40-41页
 三、司法实践中的行为保全制度实际应用过少第41-42页
 四、行为保全启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2页
 五、案件审查过程存在的问题第42-45页
  (一) 案件审查内容规定过于宽泛第42-43页
  (二) 不通知被申请人到庭答辩或组织口头辩论第43-44页
  (三) 担保确定不当第44-45页
 六、缺乏行为保全裁定的救济第45-46页
第五章 我国民事行为保全制度之完善第46-55页
 一、行为保全的管辖第46-47页
  (一) 诉中行为保全的管辖第46页
  (二) 诉前行为保全的管辖第46-47页
 二、行为保全的启动第47-48页
  (一) 确定单一的启动方式——依当事人以及利害关系人申请第47-48页
  (二) 行为保全的申请要件第48页
 三、法院对行为保全申请的审查第48-52页
  (一) 法院对行为保全申请的形式审查第48-49页
  (二) 法院对行为保全申请的实质审查第49页
  (三) 法官在实质审查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第49-51页
  (四) 行为保全申请人担保的确定第51-52页
 四、行为保全的程序保障第52-55页
  (一) 法院应组织小型口头辩论第52-53页
  (二) 行为保全的救济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仲裁行业协会构建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