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破产撤销权制度的比较研究--以企业重整中的破产撤销权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德国破产撤销权制度的立法建构 | 第12-22页 |
第一节 德国破产撤销权的性质 | 第12-14页 |
一、物权说 | 第12页 |
二、责任说 | 第12-13页 |
三、债权说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 第14-19页 |
一、客观构成要件 | 第14-17页 |
二、主观构成要件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破产撤销权的行使 | 第19-22页 |
一、撤销权人 | 第20页 |
二、撤销相对人 | 第20-21页 |
三、撤销权行使的方式和期间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德国破产撤销权制度在企业重整中的司法实践 | 第22-34页 |
第一节 德国企业重整的范围限定 | 第22-24页 |
一、企业重整的定义 | 第22页 |
二、与破产撤销权有关的企业重整的范围限定 | 第22-23页 |
三、企业自由重整的优势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德国破产撤销权在自由重整中的司法实践 | 第24-34页 |
一、债务清偿 | 第24-27页 |
二、重整顾问报酬支付 | 第27-32页 |
三、自由重整的特殊地位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国破产撤销权制度的立法建构和司法实践 | 第34-42页 |
第一节 中国破产撤销权制度的立法建构 | 第34-39页 |
一、历史沿革 | 第34-36页 |
二、破产撤销权的性质 | 第36页 |
三、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 | 第36-38页 |
四、破产撤销权的行使 | 第38-39页 |
第二节 中国破产撤销权制度在企业重组中的司法实践 | 第39-42页 |
一、重整与重组 | 第39-40页 |
二、企业重组与破产撤销权的关联 | 第40页 |
三、司法实践的缺失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德国破产撤销权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42-46页 |
第一节 立法借鉴意义 | 第42-45页 |
一、概括加列举的立法模式 | 第42页 |
二、临界期间的细化 | 第42-43页 |
三、现金行为的特殊地位 | 第43-44页 |
四、主观要件的加入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实践借鉴意义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缩略语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