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和谐社会视域下政府诚信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绪论第10-20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4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6-18页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创新点第18-20页
2 本文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第20-29页
   ·基本概念第20-22页
     ·政府诚信的概念第20-21页
     ·政府诚信的特点第21-22页
   ·本文的理论基础第22-28页
     ·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第22-24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第24-26页
     ·社会契约理论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政府诚信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相关性分析第29-35页
   ·政府诚信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第29-31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诚信政府的目标第29-30页
     ·政府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第30-31页
     ·完善政府诚信制度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制度保障第31页
   ·政府诚信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第31-34页
     ·通过对社会诚信的导向完善社会和谐所需的道德标准第31-32页
     ·通过政府规范的有效运行来完善社会和谐所需的法律制度第32-33页
     ·通过主导社会交换来建立社会和谐所需的经济秩序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困境与原因剖析第35-45页
   ·当前我国政府诚信缺失的困境第35-40页
     ·行政政策失效:政府制度设计偏颇且运行多变第35-36页
     ·行政行为失范:公共权力滥用现象普遍发生第36-37页
     ·行政职能定位失准:行政不作为现象严重,缺少服务意识第37-38页
     ·行政作风失实:政府行政透明度不高第38-39页
     ·行政人信用失真:行政腐败现象严重第39-40页
   ·原因剖析第40-44页
     ·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惯性影响第40-41页
     ·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不够第41-42页
     ·行政权力制约机制不完善第42页
     ·政府职能错位转变滞后第42-43页
     ·组织利益对人民利益的僭越第43页
     ·行政道德建设的缺失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政府诚信建设的对策第45-58页
   ·建立和完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公共决策体制第45-48页
     ·政府制定政策必须科学稳定第45-46页
     ·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民主第46-47页
     ·增强决策过程中的民众回应性第47页
     ·建立健全政策咨询系统第47-48页
   ·规范权力制约机制第48-49页
     ·实行公共权力与行政责任的一致第48-49页
     ·实现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化第49页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第49-51页
     ·转变全能型政府的执政理念第50页
     ·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第50-51页
   ·全力打造透明型政府第51-54页
     ·培养公共部门的透明文化意识第51-52页
     ·发展电子政务,建立电子政府第52-53页
     ·建立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第53-54页
   ·健全政府诚信建设的监督体系第54-57页
     ·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第54-55页
     ·实现司法机关的监督作用第55-56页
     ·加强媒体的监督力度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附录第61-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主流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以《黑龙江日报》为例
下一篇:蒙古族青少年民族认同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