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5页 |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重点及研究难点 | 第13页 |
·研究重点 | 第13页 |
·研究难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理论与实际结合法 | 第13页 |
·系统分析法 | 第13-14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民办高校及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现状 | 第15-20页 |
·民办高校简介 | 第15-18页 |
·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民办高校的地位和作用 | 第16-18页 |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功能与地位 | 第18-20页 |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功能 | 第18-19页 |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地位 | 第19-20页 |
第3章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培养机制与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20-22页 |
·机制建设的滞后性 | 第20-21页 |
·制度建设的虚拟化 | 第21页 |
·经费支持不足 | 第21-22页 |
·民办高校政治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 | 第22-24页 |
·队伍数量不足且发展不平衡 | 第22-23页 |
·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不合理 | 第23-24页 |
·队伍不稳定 | 第24页 |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力量比较弱 | 第24-26页 |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不高 | 第24-25页 |
·整体能力与其所承载的任务不协调 | 第25-26页 |
第4章 汉口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 第26-32页 |
·汉口学院简介 | 第26页 |
·强化队伍政治意识,重视队伍政治教育 | 第26-28页 |
·强化理论指导,打牢思想根基 | 第26-27页 |
·注重队伍自身建设,打造高素质队伍 | 第27-28页 |
·建立规范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 第28-30页 |
·体制力量:五位一体,相互监督,相互协调 | 第28页 |
·制度力量: 录用、酬劳、晋升、保障、赏罚制度到位 | 第28-29页 |
·组织力量:专职、兼职、后备多种力量统筹建构 | 第29-30页 |
·教育力量:注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 第30页 |
·汉口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 | 第30-32页 |
第5章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9页 |
·社会因素 | 第32-34页 |
·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32页 |
·社会上错误思想的错误引导 | 第32-33页 |
·社会对民办高校存在轻视和偏见 | 第33-34页 |
·政府因素 | 第34页 |
·政府管理体制不合理、不健全 | 第34页 |
·学校因素 | 第34-36页 |
·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与发展 | 第34-35页 |
·传统工作模式因素 | 第35页 |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资金投入原因 | 第35-36页 |
·队伍自身的原因 | 第36-37页 |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要求过低 | 第36页 |
·队伍自身的管理手段存在问题 | 第36-37页 |
·教育对象问题 | 第37-39页 |
·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腐朽思想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困难 | 第37-38页 |
·独生子女身份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 | 第38-39页 |
第6章 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对策 | 第39-49页 |
·政府方面 | 第39-41页 |
·政府加强引导和规范,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 | 第39-40页 |
·政府加大对民办高校的资助与扶持力度 | 第40-41页 |
·学校方面 | 第41-45页 |
·建立队伍资格准入制度 | 第41页 |
·建立健全队伍考核制度 | 第41-43页 |
·明确培训、奖惩制度,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 | 第43-44页 |
·健全有序流动机制 | 第44-45页 |
·提高待遇 | 第45页 |
·社会方面 | 第45-47页 |
·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45-46页 |
·社会加大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扶持和资助 | 第46页 |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 第46-47页 |
·队伍自身方面 | 第47-49页 |
·建立相互协调的队伍管理体制 | 第47页 |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素质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