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伤认定制度完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工伤认定基本理论概述 | 第10-14页 |
| 一、 工伤的含义和特征 | 第10-12页 |
| (一) 工伤的含义 | 第10页 |
| (二) 工伤的特征 | 第10-12页 |
| 二、 工伤认定的含义及价值 | 第12-14页 |
| (一) 工伤认定的含义及特征 | 第12页 |
| (二) 工伤认定的地位和价值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我国工伤认定制度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 第14-24页 |
| 一、 我国工伤认定制度的历史概况 | 第14-15页 |
| 二、 我国工伤认定制度的现状 | 第15-19页 |
| (一) 工伤认定制度立法概况 | 第15页 |
| (二) 工伤认定制度主要内容 | 第15-19页 |
| 三、 我国工伤认定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9-24页 |
| (一) 工伤认定标准方面 | 第19-21页 |
| (二) 工伤认定程序方面 | 第21-24页 |
| 第三章 国外工伤认定制度借鉴 | 第24-30页 |
| 一、 国外工伤认定制度简介 | 第24-26页 |
| (一) 美国的工伤认定制度 | 第24-25页 |
| (二) 英国的工伤认定制度 | 第25页 |
| (三) 德国的工伤认定制度 | 第25-26页 |
| (四) 日本的工伤认定制度 | 第26页 |
| 二、 国外工伤认定制度借鉴 | 第26-30页 |
| (一) 工伤认定标准方面 | 第26-27页 |
| (二) 工伤认定程序方面 | 第27-30页 |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工伤认定制度的对策 | 第30-37页 |
| 一、 完善工伤认定标准 | 第30-33页 |
| (一) 对工伤进行法律上的一般界定 | 第30页 |
| (二) 适当放宽工伤认定的对象和范围 | 第30-32页 |
| (三) 明确法律用语,细化工伤认定标准 | 第32-33页 |
| 二、 完善工伤认定程序 | 第33-37页 |
| (一) 建立工伤认定中的代理制度 | 第33-34页 |
| (二) 进一步简化工伤认定程序 | 第34-35页 |
| (三) 改革工伤认定申请时效 | 第35页 |
| (四) 加强对工伤认定过程的监督 | 第35-37页 |
| 结语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