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CE-ICP-MS联用技术 | 第9-12页 |
·CE-ICP-MS联用技术 | 第9-10页 |
·CE-ICP-MS联用技术在蛋白质检测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CE-ICP-MS联用技术在元素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溶菌酶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溶菌酶简介 | 第12-13页 |
·溶菌酶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基于适配体电化学或者光学生物传感方法 | 第13-14页 |
·基于质谱(MS)分析方法 | 第14-15页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其它方法 | 第15-16页 |
·铬元素形态分析现状 | 第16-20页 |
·铬元素形态简介 | 第16-17页 |
·铬元素形态分析进展 | 第17-20页 |
·基于液相色谱(LC)法 | 第17-18页 |
·基于离子色谱(IC)法 | 第18-19页 |
·基于高效薄层色谱(HPTLC)法 | 第19页 |
·基于流动注射(FI)法 | 第19-20页 |
·锌元素形态分析现状 | 第20-22页 |
·锌元素形态简介 | 第20页 |
·福美锌和代森锌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福美锌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代森锌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福美锌和代森锌同时检测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CE-ICP-MS联用技术结合Gd螯合标记分析检测生物样品中痕量溶菌酶的研究 | 第23-35页 |
摘要 | 第23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试剂 | 第24页 |
·CE-ICP-MS系统 | 第24-25页 |
·测量步骤 | 第2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5-34页 |
·利用CE-ICP-MS检测溶菌酶的实验原理 | 第25-26页 |
·Gd螯合标记的优化 | 第26-27页 |
·Gd螫合标记溶菌酶的特性鉴定 | 第27-28页 |
·CE-IC-MS分离检测Gd~(3+)-DTPAA-labeled lysozyme加合物的条件优化 | 第28-31页 |
·重现性,线性和检测限 | 第31-33页 |
·人体唾液实际样品中溶菌酶的检测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CE-ICP-MS联用技术分析检测保健食品中不同形态铬化合物的研究 | 第35-49页 |
摘要 | 第35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部分 | 第36-37页 |
·试剂 | 第36页 |
·CE-ICP-MS系统 | 第36-37页 |
·测量步骤 | 第37页 |
·实际样品测定 | 第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8页 |
·Cr~(6+),Cr~(3+)和CrPic的螯合条件优化 | 第37-40页 |
·CE-ICP-MS分析检测Cr~(6+),Cr~(3+)和CrPic的条件优化 | 第40-43页 |
·重现性,线性和检测限 | 第43-44页 |
·保健食品中铬化合物的提取 | 第44-46页 |
·自然水样和保健食品中铬化合物的检测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基于CE-ICP-MS联用技术同时分析检测福美锌和代森锌残留的初步研究 | 第49-56页 |
摘要 | 第49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试剂 | 第50页 |
·CE-ICP-MS系统 | 第50页 |
·实验步骤 | 第50-5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5页 |
·福美锌和代森锌螯合及分离条件选择 | 第51-52页 |
·重现性,线性和检测限 | 第52-53页 |
·模拟水样中福美锌和代森锌的测定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个人简历 | 第67-68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 第68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