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虚拟植物建模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植物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分布模拟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虚拟植物冠层PAR模拟的理论基础 | 第19-31页 |
·基于交互式的参数化单株植物建模 | 第19-20页 |
·辐射度模型 | 第20-30页 |
·辐射度模型的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辐射度模型中形状因子的计算 | 第22-29页 |
·辐射度方程的迭代求解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基于辐射度模型的虚拟植物冠层PAR三维空间分布模拟 | 第31-51页 |
·单株枇杷几何模型精细建模 | 第31-37页 |
·外业测量 | 第31-32页 |
·单株枇杷精细几何模型构建 | 第32-36页 |
·单株枇杷精细几何模型数据结构 | 第36-37页 |
·辐射度模型软件模块实现的方法 | 第37-46页 |
·基于辐射度模型的冠层内光合有效辐射模拟框架 | 第37页 |
·构建光合有效辐射光源 | 第37-40页 |
·计算形状因子 | 第40-44页 |
·辐射度方程求解 | 第44-46页 |
·单株枇杷冠层中PAR分布模拟 | 第46-50页 |
·冠顶初始辐射照度计算 | 第47页 |
·冠层内天空散射PAR分布模拟 | 第47-49页 |
·冠层内太阳直射PAR分布模拟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虚拟植物冠层PAR截获能力分析 | 第51-63页 |
·单株冠层截获PAR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冠层内天空散射PAR模拟分析 | 第52-55页 |
·冠层内太阳直射PAR模拟分析 | 第55-59页 |
·太阳直射PAR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模型优缺点对比 | 第58-59页 |
·单株枇杷冠层截获PAR分析 | 第59-60页 |
·单株枇杷冠层净光合速率分析 | 第60-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6页 |
工作总结 | 第63-64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个人简历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