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逮捕条件适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9页
 二、 研究现状第9页
 三、 研究方法第9-10页
 四、 研究内容第10页
 五、 研究意义第10-12页
第一章 逮捕条件适用现状分析第12-25页
 一、 逮捕条件适用的现状第12-16页
  (一) 逮捕比率趋低但绝对数值畸高第12-14页
  (二) 社会危险性审查认定依据不足第14-15页
  (三) 部分径行逮捕要件适用比例高第15页
  (四) 捕后处理结果的差异性较明显第15-16页
 二、 我国逮捕条件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第16-19页
  (一) 证据要件的审查标准上仍存缺陷第16-17页
  (二) 逮捕必要性条件的认定被虚无化第17页
  (三) 径行逮捕条件适用方法亟待解决第17-18页
  (四) 转化逮捕例外条件的适用存疑惑第18-19页
 三、 我国逮捕条件适用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19-25页
  (一) 立法缺陷原因第19-22页
  (二) 工作机制原因第22-23页
  (三) 思想观念原因第23-25页
第二章 适用逮捕条件的理论依据分析第25-33页
 一、 人权保障理论第25-29页
  (一) 人权保障理论的内涵第25-26页
  (二) 贯彻人权保障理论的法律依据第26-27页
  (三) 对逮捕条件适用的指导作用第27-29页
 二、 正当程序理论第29-33页
  (一) 正当程序理论的内涵第29页
  (二) 贯彻正当程序理论的法律依据第29-30页
  (三) 对逮捕条件适用的指导作用第30-33页
第三章 准确适用逮捕条件的对策分析第33-51页
 一、 准确把握逮捕条件的适用方法第33-43页
  (一) 建立严格且多方位的证据审查标准第33-34页
  (二) 发挥逮捕条件中刑罚要件立法价值第34-38页
  (三) 设立社会危险性条件有效评估机制第38-41页
  (四) 明确酌定逮捕条件的具体适用方法第41-43页
 二、 逮捕审查工作机制的完善第43-48页
  (一) 保障辩护律师的有效介入第43-44页
  (二) 促进抗辩机制的引入实施第44-46页
  (三) 加快构建合理的听证制度第46-47页
  (四) 强化逮捕审查的内部监督第47-48页
 三、 逮捕条件适用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第48-51页
  (一) 增强逮捕必要性审查的实践效果第48页
  (二) 发挥案例指导制度潜在实践价值第48-49页
  (三) 加快风险性追责考核机制的落实第49-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适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