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科技创新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3页
Content第13-17页
第1章 绪论第17-27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7-19页
     ·研究背景第17-18页
     ·研究意义第18-19页
   ·文献综述第19-23页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现状第19页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第19-20页
     ·科技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第20-22页
     ·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对策第22-23页
     ·文献评述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4页
     ·论文框架第24-25页
     ·技术路线图第25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25-27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第27-35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27-30页
     ·高新技术产业第27页
     ·高新技术产品第27-28页
     ·出口竞争力第28-29页
     ·科技创新第29-30页
   ·相关理论介绍第30-34页
     ·比较优势理论第30页
     ·竞争优势理论第30-31页
     ·科技创新理论第31-33页
     ·价值链理论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存在问题及科技创新现状第35-52页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第35-40页
     ·出口总额第35-37页
     ·产品结构第37-38页
     ·企业结构第38页
     ·贸易方式第38-39页
     ·市场结构第39页
     ·地区结构第39-40页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对江苏省经济的促进作用第40-44页
     ·对江苏省出口增长的贡献第40-42页
     ·推动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42-43页
     ·对江苏省就业的贡献第43-44页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第44-47页
     ·贸易方式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导,两头在外,处于价值链低端第44-45页
     ·R&D 投入强度较低,价值链上游需加强第45页
     ·品牌价值低,价值链下游需加强第45-46页
     ·出口结构不平衡,贸易风险大第46页
     ·产品贸易“大进大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第46-47页
     ·外资独占现象严重,“飞地效应”明显第47页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现状第47-51页
     ·R&D 经费迅速增长,强度有待提高第47-48页
     ·技术经费支出不平衡第48-50页
     ·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有待提升第50页
     ·行业分布不平衡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4章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影响因素分析第52-66页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第52-59页
     ·竞争力指标选取第52-54页
     ·数据采集第54页
     ·竞争力横向比较分析第54-56页
     ·竞争力纵向因子分析第56-59页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第59-64页
     ·外部因素第59-61页
     ·内部因素第61-64页
   ·科技创新因素的重要性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科技创新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第66-73页
   ·区域科技创新系统第66-67页
   ·影响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相关因素第67-69页
     ·企业科技创新第67-68页
     ·政府科技支持第68页
     ·区域科技服务第68页
     ·高校科研支持第68-69页
     ·金融机构支持第69页
   ·科技创新影响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路径第69-72页
     ·科技创新增强高新技术产品优势第69-70页
     ·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第70-71页
     ·科技创新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结构第71-72页
     ·科技创新打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第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6章 实证分析第73-82页
   ·研究方法第73-74页
     ·灰色关联方法简介第73页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第73-74页
   ·指标选取第74-75页
     ·因变量指标选取第74-75页
     ·自变量指标选取第75页
   ·数据来源第75-76页
   ·灰色关联分析第76-79页
     ·同期关联度计算第76-78页
     ·滞后一期关联度计算第78-79页
   ·结果分析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7章 对策与建议第82-86页
   ·重视企业主体科技创新第82-84页
     ·增加科研投入第82页
     ·发展科技人才第82-83页
     ·加强企业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第83页
     ·大力发展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第83-84页
   ·加强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第84页
   ·提升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第84-85页
   ·促进区域产学研结合第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论与展望第86-88页
 研究结论第86-87页
 研究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第92-9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详细摘要第99-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博客营销对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三阶段DEA的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