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激素论文

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中激素结合释放的结构机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1. 前言第12-22页
     ·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生化特性和生理功能第12页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结构和功能第12-19页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共同的核心结构第13-14页
       ·原始状态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构象变化第14-15页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从S状态到R状态的转变第15-16页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抑制机制第16-18页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的活性调控第18-19页
     ·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第19-22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2-42页
   ·重组蛋白的载体第22-24页
       ·重组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载体结构第22-24页
       ·重组皮质类激素结合蛋白的载体结构第24页
       ·重组α-antitrypsin的载体结构第24页
       ·重组SENP2(sentrin/sumo-specific protease2)的载体结构第24页
     ·位点特异性突变第24-26页
     ·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第26-29页
       ·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和皮质类激素结合蛋白的表达纯化都遵循相同的步骤第26-29页
       ·α-antitrypsin被根据如下的步骤表达和纯化第29页
       ·SENP2被按照下面的步骤表达和纯化第29页
     ·蛋白质的酶切第29-30页
       ·TBG-atl的酶切第29页
       ·TBG和CBG的酶切第29-30页
     ·蛋白质结晶和蛋白质晶体浸泡第30-31页
     ·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的软件和方法第31-33页
     ·蛋白质的动力学仿真第33页
     ·配体和蛋白质接触分析第33-34页
     ·甲状腺激素结合蛋白的结合能力分析第34-41页
       ·制备L-thyroxine-5-和6-carboxyfluorescein荧光探针第34-35页
       ·特异性的饱和结合第35-38页
       ·竞争性结合第38-41页
     ·数值的统计分析第41-42页
3. T4荧光探针的结合特性第42-48页
     ·介绍第42页
     ·实验结果第42-46页
       ·活性环被切断的TBG的结构第42-44页
       ·晶体结构表明T4和T4荧光探针在cTBG-atl的结合位点拥有相同的方向定位和接触位点第44-46页
       ·比较T4荧光探针和T4与TBG的结合能力第46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46-47页
     ·实验小结第47-48页
4. 螺旋D在介导甲状腺激素结合释放中的作用第48-58页
     ·介绍第48-49页
     ·实验结果第49-55页
       ·螺旋D的功能和它与激素结合位点的相互作用第49-51页
       ·T4类似物和TBG的结合特异性以及它们对S-to-R转变的敏感性第51-54页
       ·活性环和激素结合位点的直接的联系第54-55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55-56页
     ·实验小结第56-58页
5. 阳离子-π电子相互作用在TBG的甲状腺激素结合释放中的作用第58-75页
     ·介绍第58-59页
     ·实验结果第59-68页
       ·切断状态TBG-atl和T4类似物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表明精氨酸381易变,能够和络氨酸20及配体化合物形成cation-π相互作用第59-63页
       ·Arg381在甲状腺激素结合中的作用第63-65页
       ·Arg381在Mefenamic acid结合中的作用第65页
       ·Arg381在甲状腺激素酶切释放中的作用第65页
       ·Tyr20在甲状腺激素结合释放中的作用第65-67页
       ·在不同物种的TBG中都很保守的Tyr20和Arg381第67-68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68-73页
       ·cation-π作用的影响因素第68-69页
       ·蛋白质氨基酸残基的易变性第69-70页
       ·螺旋A的扭转第70-73页
     ·实验小结第73-75页
6. TBG蛋白通过调控T4的释放偶联体温和生热第75-88页
     ·介绍第75-76页
     ·实验结果第76-83页
       ·温度影响TBG对T4的解离常数(Kd)第76-77页
       ·突变体和构象变化对TBG Kd值的影响第77-78页
       ·变体TBG-A191T的Kd值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比较迟钝第78-79页
       ·变体TBG-D171N的Kd值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比较灵敏第79页
       ·原始态CBG和切断状态CBG的Kd值对温度变化有不同的敏感性反应第79-81页
       ·原始态TBG和切断状态TBG的Kd值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不同;原始态TBG的Kd值对温度的敏感性比原始态CBG迟钝第81-82页
       ·动力学仿真表明TBG沿蛋白的长轴方向发生扭曲第82-83页
     ·实验结果讨论第83-87页
       ·TBG在冬眠和发烧中可能的作用第83-85页
       ·TBG对环境温度变化的进化适应第85页
       ·TBG温度敏感性的蛋白质动力学基础第85-87页
     ·实验小结第87-88页
7. 结论第88-90页
     ·T4-6-CF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用来评估TBG结构变化对T4结合释放的影响第88页
     ·从RCL环到结合位点的传递受控于两条不同的通路,它们分别是螺旋D介导的通路和cation-π相互作用介导的通路第88-89页
     ·TBG对于在新设定点的温度平衡很重要第89-90页
8. 致谢第90-91页
9. 参考文献第91-106页
10. 附录第106-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壳聚糖修饰表面以及雷洛昔芬对细胞形态、增殖、分化、迁移的影响
下一篇:AIP参与调控的肌动蛋白动态对果蝇眼睛发育过程中重塑黏着连接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