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简支斜交梁桥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与控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本课题的提出第9-10页
   ·斜交桥震害特征综述第10-13页
   ·国内外发展动态第13-18页
     ·各国斜交桥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第15-18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模型建立及地震波选取第19-38页
   ·概述第19-21页
   ·双梁模型第21-26页
     ·斜交板动力特性第21-22页
     ·梁模型的建立第22-26页
   ·多梁模型第26-28页
   ·碰撞模型第28-32页
     ·概述第28-29页
     ·线性弹簧碰撞模型第29页
     ·Kelvin碰撞模型第29-30页
     ·Hertz模型第30-31页
     ·Hertz-damp模型第31-32页
     ·三维接触—摩擦碰撞模型第32页
   ·基于本课题碰撞模型的提出第32-35页
     ·碰撞模型的提出第32-34页
     ·支座模拟第34-35页
   ·地震波选取及地震动输入方向第35-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单跨公路简支斜交梁桥弯扭耦合机制及地震反应分析第38-71页
   ·概述第38页
   ·单跨公路简支斜交梁桥计算分析模型第38-40页
     ·分析模型概括第38-40页
     ·碰撞模型的建立第40页
   ·模态耦合第40-44页
   ·纵向碰撞参数分析第44-70页
     ·斜度的影响第44-49页
     ·初始间隙的影响第49-59页
     ·碰撞刚度的影响第59-70页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四章 两跨公路简支斜交梁桥地震反应分析第71-99页
   ·概述第71页
   ·两跨公路简支斜交梁桥计算分析模型第71-74页
     ·计算模型第71-72页
     ·桥墩、盖梁的模拟第72-74页
     ·碰撞模型的建立第74页
   ·纵向碰撞参数分析第74-98页
     ·斜度的影响第80-83页
     ·初始间隙的影响第83-85页
     ·桥墩线刚度的影响第85-88页
     ·侵入深度的影响第88-91页
     ·相邻跨周期比的影响第91-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99-102页
   ·结论第99-100页
   ·展望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致谢第108-10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9-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损失对长期挠度的影响
下一篇:架桥机控制过程模拟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