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动物叙事的缘起 | 第11-19页 |
第一节 后花园与动物结缘 | 第11-13页 |
第二节 村庄中与动物相伴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其他因素的影响 | 第15-19页 |
第二章 赞颂与批判——动物叙事的深层内涵 | 第19-32页 |
第一节 对自在生命状态的追求与赞美 | 第19-22页 |
第二节 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批判与悲悯 | 第22-26页 |
一、 野性的缺失——历史惰性中动物般的生存状态 | 第22-24页 |
二、 人性的匮乏——病态与苦难的生存境遇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漂泊意识与“家养动物”的书写 | 第26-29页 |
第四节 女性焦虑的释放与动物叙事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动物意象的呈现 | 第32-40页 |
第一节 “羊”意象 | 第32-35页 |
第二节 “猫”意象 | 第35-37页 |
第三节 “爬虫”意象 | 第37-40页 |
第四章 萧红创作中动物叙事的文学史意义 | 第40-45页 |
第一节 东北精神的另类书写 | 第40-42页 |
第二节 “象征符号”与“生命主体”的双重变奏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