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一、 引言 | 第15-16页 |
(一) 研究的缘起 | 第15-16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分析 | 第17-20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样本介绍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教材编写依据 | 第20-26页 |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一) 整体语言理念 | 第20-21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22页 |
二、 《读者的选择》的编写依据分析 | 第22-26页 |
(一) 课程标准——《英语语言艺术》分析 | 第22-23页 |
(二) 《英语语言艺术》与本教材关系简述 | 第23-24页 |
(三) 整体语言理念与本教材关系简述 | 第24页 |
(四) 美国的教育精神与教育思路 | 第24-26页 |
第三章 《读者的选择》强调整体性的语言技能系统 | 第26-43页 |
一、 听说模块 | 第26-30页 |
(一) 《读者的选择》中听说模块分析 | 第26-27页 |
(二) 听说模块的构成要素及呈现方式 | 第27-29页 |
(三) 与我国中学英语教材的对应部分对比及启示 | 第29-30页 |
二、 读写模块 | 第30-43页 |
(一) 《读者的选择》中读写模块分析 | 第30-31页 |
(二) 读写模块的构成要素 | 第31-35页 |
(三) 《读者的选择》中的读写一体化 | 第35-39页 |
(四) 与我国中学英语教材的对应部分对比及启示 | 第39-43页 |
第四章 《读者的选择》强调真实性的过程与方法系统 | 第43-63页 |
一、 词汇模块 | 第43-50页 |
(一) 《读者的选择》中词汇模块分析 | 第43-44页 |
(二) 词汇模块的学习过程 | 第44-46页 |
(三) 词汇技巧与词汇学习方法 | 第46-48页 |
(四) 与我国中学英语教材的对应部分对比及启示 | 第48-50页 |
二、 课文模块 | 第50-63页 |
(一) 《读者的选择》中课文模块分析 | 第50-51页 |
(二) 课文话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 第51-54页 |
(三) 课文模块的学习方法 | 第54-59页 |
(四) 与我国中学英语教材的对应部分对比及启示 | 第59-63页 |
第五章 《读者的选择》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情感培养系统 | 第63-80页 |
一、 语法模块注重以学生为本 | 第63-69页 |
(一) 《读者的选择》中语法所占比重小 | 第63-64页 |
(二) 语法规则以文章实例的形式呈现 | 第64-65页 |
(三) 语法讲解讲求简洁明了 | 第65-68页 |
(四) 与我国中学英语教材的对应部分对比及启示 | 第68-69页 |
二、 情感培养中的图像系统 | 第69-80页 |
(一) 插图的设计注重以学生为本 | 第69-78页 |
(二) 对于我国英语教材建设的启示 | 第78-80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启示 | 第80-89页 |
一、 《读者的选择》设计特点总结及对我国教材编写的启示 | 第80-81页 |
二、 知识与技能系统应注重整体性 | 第81-83页 |
(一) 听说模块特点 | 第81页 |
(二) 读写模块特点 | 第81-82页 |
(三) 体系完善的语言技能系统 | 第82-83页 |
三、 过程与方法系统应注重真实性 | 第83-86页 |
(一) 知、情、意、行相结合的作业及练习系统 | 第83-85页 |
(二) 注重探索与创造的活动设置 | 第85页 |
(三) 词汇在语境中学习 | 第85-86页 |
(四) 课文内容讲求真实性 | 第86页 |
四、 情感培养系统应注重以学生为本 | 第86-88页 |
(一) 精选文章,注重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第86-87页 |
(二) 语法的学习注重以人为本 | 第87页 |
(三) 图像系统的设置富有人性化 | 第87-88页 |
五、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附录一:《英语语言艺术》内容 | 第94-96页 |
附录二:OLD AGE STICKS ——E.E.CUMMINGS | 第96-97页 |
附录三:美国加州八年级英语课程标 | 第97-103页 |
附录四:《读者的选择》第三册知识与技能点目录 | 第103-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