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国外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内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发展趋势 | 第16页 |
·论文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原型样机的研制 | 第19-27页 |
·原型样机的整体研发方案 | 第19页 |
·原型样机的机械结构 | 第19-25页 |
·整体结构 | 第19-20页 |
·定向送气结构 | 第20-21页 |
·定量排气结构 | 第21-22页 |
·支撑外壳结构 | 第22-23页 |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 | 第23-25页 |
·丝杆螺母传动摩擦力的计算 | 第23-24页 |
·丝杆螺母同步装置 | 第24-25页 |
·香水瓶调节机构设计 | 第25页 |
·原型样机的制造 | 第25-26页 |
·关键零部件的制造 | 第25-26页 |
·整体装配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测试 | 第27-45页 |
·驱动元件选型 | 第27-31页 |
·气味瓶所需的压力测量 | 第27-29页 |
·驱动源器件的确定 | 第29-31页 |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31-40页 |
·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 | 第31-32页 |
·主控芯片 C805F340 | 第32-34页 |
·驱动源器件的驱动电路 | 第34-35页 |
·步进电机驱动器 | 第35-38页 |
·电源的选择 | 第38页 |
·风扇控制电路 | 第38-39页 |
·串口电平转换电路 | 第39页 |
·仿真接口以及复位电路 | 第39-40页 |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控制系统的测试 | 第40-43页 |
·控制板的测试 | 第40页 |
·控制电路板的性能测试 | 第40-43页 |
·“下压”动作 | 第42页 |
·“释放”动作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的串口通信设计 | 第45-53页 |
·引言 | 第45页 |
·UART 串口通信 | 第45-46页 |
·传送的数据格式 | 第45页 |
·波特率的确定 | 第45-46页 |
·通信协议 | 第46页 |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软件开发 | 第46页 |
·基于 Labview 的串口通信程序 | 第46-49页 |
·串口通信 | 第47-48页 |
·图片显示控制 | 第48-49页 |
·基于 Keil uVision3 下位机程序编写 | 第49-51页 |
·芯片初始化 | 第49-50页 |
·步进电机控制实现 | 第50页 |
·数据响应程序实现 | 第50页 |
·主程序的编写以及实现 | 第50-51页 |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软件界面显示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的性能测试 | 第53-65页 |
·响应时间的测试 | 第53-56页 |
·响应时间 | 第53页 |
·响应时间测量方法 | 第53-56页 |
·运动精度测量 | 第56-60页 |
·丝杆螺母运动精度的测量方法 | 第56-57页 |
·实验步骤 | 第57-58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58页 |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喷发量和喷发浓度的确定 | 第60页 |
·嗅觉视觉交互研究 | 第60-64页 |
·实验内容 | 第61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61-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6页 |
·全文总结 | 第65页 |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图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