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古琴(七弦琴)、瑟论文

古琴传统造弦法及丝弦的离弃与回归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古代造弦法第12-40页
 第一节 主要文献简述第12-14页
  一 明代编撰的主要文献第12-14页
  二 清代编撰的主要文献第14页
 第二节 弦材选择与制作工艺第14-34页
  一 弦材选择及相关术语第14-20页
  二 制弦工艺及相关术语第20-34页
 第三节 历代琴学文献中的丝(纶)数问题第34-40页
  一 不同“量词”的使用第34-35页
  二 不同丝数的记载第35-39页
  三 丝(纶)数与“三分损益法”第39-40页
第二章 近现代制弦工艺第40-59页
 第一节 19至20世纪上半叶的古琴丝弦制作第41-47页
  一 清朝末期的古琴丝弦制作第41-46页
  二 20世纪上半叶的古琴丝弦制作第46-47页
 第二节 西方现代制弦法的引入第47-55页
  一 西方传统制弦法(羊肠弦)简述第47-52页
  二 20世纪“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应用第52-54页
  三 “文革”后至20世纪末期的古琴弦制作第54-55页
 第三节 21世纪的古琴丝弦制作第55-59页
  一 潘国辉与“今虞琴弦”第55-56页
  二 黄树志与“太古琴弦第56-57页
  三 其他琴家的琴弦制作第57-59页
第三章 丝弦回归与古琴艺术保护第59-79页
 第一节 古琴及古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59-62页
  一 古琴与琴学第59-61页
  二 古琴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第61-62页
 第二节 丝弦回归的价值和意义第62-70页
  一 “八音”之“丝第62-64页
  二 “乐种”之“丝”第64-65页
  三 “琴学”之“丝”第65-67页
  四 “琴乐”之“丝”第67-70页
 第三节 丝弦及其制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第70-79页
  一 “古琴艺术”的基本特征:阳春白雪 曲高和寡第70-72页
  二 “琴艺”传承的基本脉络:思贤崇古 继承守护第72-75页
  三 “丝弦回归”的基本措施:推广丝弦 大力扶持第75-79页
结语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第86-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法治教--民国(1912-1949)音乐教育法规建设巡礼
下一篇:论马思聪作品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以第三奏鸣曲、欢喜组曲、热碧亚及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