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适度供给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现状和问题 | 第14-19页 |
·我国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 | 第14页 |
·我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现状 | 第14-17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供给的经验借鉴 | 第19-27页 |
·美国保障性住房发展的经验 | 第19-21页 |
·美国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美国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 | 第20-21页 |
·日本保障性住房发展的经验 | 第21-22页 |
·日本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日本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 | 第22页 |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发展的经验 | 第22-24页 |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发展历程 | 第22-23页 |
·新加坡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 | 第23-24页 |
·获得的启示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保障性住房适度供给曲线研究 | 第27-32页 |
·发达国家保障性住房供给轨迹研究 | 第27-29页 |
·研究假设 | 第27页 |
·研究方法和模型 | 第27-28页 |
·样本数据来源 | 第28页 |
·参数估计及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我国保障性住房适度供给曲线预测研究 | 第29-31页 |
·参数分析和估计 | 第29-30页 |
·适度供给模型的确定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5 保障性住房适度供给的制约因素及其关联度分析 | 第32-4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页 |
·备选制约因素的分析和选取 | 第32-34页 |
·居民住房需求方面的制约因素 | 第32-33页 |
·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的制约因素 | 第33页 |
·住房市场方面的制约因素 | 第33-34页 |
·有效制约因素的确定 | 第34-38页 |
·居民住房需求方面有效制约因素的确定 | 第34-36页 |
·政府保障性住房供给能力方面有效制约因素的确定 | 第36-37页 |
·住房市场方面有效制约因素的确定 | 第37-38页 |
·有效制约因素对适度供给量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38-41页 |
·有效制约因素与适度供给量灰色关联度模型 | 第38-40页 |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6 保障性住房适度供给相关建议 | 第42-45页 |
7 结论和展望 | 第45-46页 |
·主要结论 | 第45页 |
·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