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理论意义 | 第9页 |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关于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10页 |
| ·关于校企合作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关于校企合作的模式 | 第11页 |
| ·关于校企合作的对策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外校企合作模式 | 第12-13页 |
| ·国外学者关于校企合作的观点 | 第13页 |
| ·小结 | 第13-14页 |
| ·研究设计 | 第14-15页 |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 ·高等职业院校 | 第15-16页 |
| ·高等职业教育 | 第16页 |
| ·校企合作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 ·人本原理 | 第18-19页 |
| ·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 ·人本原理在校企合作中的运用 | 第18-19页 |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 | 第19-20页 |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的主要内容 | 第19页 |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在校企合作中的具体运用 | 第19-20页 |
| ·资源依赖原理 | 第20-21页 |
| ·资源依赖的核心内容 | 第20页 |
| ·资源依赖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21页 |
| ·交易费用理论的核心内容 | 第21页 |
| ·交易费用理论在校企合作中的应用 | 第21页 |
| ·建构主义原理 | 第21-23页 |
| ·建构主义原理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建构主义原理在校企合作中的运用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国外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 | 第23-29页 |
| ·德国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典范 | 第23-26页 |
|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双元制”模式 | 第23-25页 |
| ·美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合作教育”模式 | 第25-26页 |
| ·德美两国校企合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校企合作的借鉴 | 第26-29页 |
| ·办学主体多元化 | 第27页 |
| ·“双元制” | 第27页 |
| ·企业与学校共同改革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 | 第27页 |
| ·企业与学校在共同的利益基点上办学 | 第27-28页 |
| ·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师资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个案研究 | 第29-38页 |
|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个案 | 第29-34页 |
|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 第29-30页 |
|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现状 | 第30-34页 |
|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理念 | 第30-31页 |
| ·校企合作方式之--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 | 第31-32页 |
| ·校企合作方式之--培养技能型人才 | 第32页 |
| ·校企合作方式之——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 第32-33页 |
| ·校企合作深度之——多层次合作 | 第33-34页 |
|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现状 | 第34-37页 |
|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经验总结 | 第37-38页 |
| 第五章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现状 | 第38-42页 |
|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2页 |
| ·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督不够 | 第38-39页 |
| ·企业缺乏利益驱动 | 第39-40页 |
| ·缺乏健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 第40页 |
| ·缺乏深度合作 | 第40-42页 |
| 第六章 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策 | 第42-49页 |
| ·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与发挥 | 第42-44页 |
| ·营造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 | 第42-43页 |
|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 第43页 |
| ·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联系 | 第43-44页 |
| ·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 第44-45页 |
| ·协调和巩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的利益 | 第44页 |
| ·培养“双师型”教师 | 第44页 |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规范专业建设 | 第44页 |
| ·围绕岗位技能构建课程体系 | 第44-45页 |
| ·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 第45页 |
| ·建立合作指导委员会与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 | 第45页 |
| ·强调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管理 | 第45-46页 |
| ·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 | 第45-46页 |
|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强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第46页 |
| ·成立校企教材建设委员会 | 第46页 |
| ·构筑校企合作保障体系,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 第46-49页 |
| ·找准双方利益的结合点,切实贯彻校企合作思想 | 第47页 |
| ·加强研究,积极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 | 第47页 |
| ·深化校企合作,发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形式 | 第47-49页 |
| 结语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
| 附录 秦职院校校企合作调查问卷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