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5页 |
·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评述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评述 | 第10-12页 |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2-15页 |
第2章 廉政监督与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理论概述 | 第15-20页 |
·廉政监督概念综述 | 第15-16页 |
·经济效益概念综述 | 第16页 |
·国有企业廉政监督经济效益理论综述 | 第16-20页 |
·不同企业制度下的廉政监督机制 | 第16-17页 |
·廉政监督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审计手段 | 第17-20页 |
第3章 廉政监督在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中重要作用 | 第20-25页 |
·企业及其经营管理失范行为 | 第20-21页 |
·企业失范行为 | 第20-21页 |
·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失范行为 | 第21页 |
·廉政监督手段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 第21-25页 |
·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 第21-22页 |
·通过效能监察使企业生产降本增效 | 第22-23页 |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廉洁意识与管理力度 | 第23-25页 |
第4章 影响国有企业廉政监督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 | 第25-48页 |
·国有企业廉政监督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 第25-39页 |
·国有企业 A 公司的基本背景 | 第25-26页 |
·国有企业 A 公司效能监察的内容分析 | 第26-28页 |
·国有企业 A 公司效能监察的过程分析 | 第28-33页 |
·国有企业 A 公司效能监察的结论分析 | 第33-35页 |
·国有企业 A 公司效能监察的评价分析 | 第35-39页 |
·国有企业廉政监督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 第39-43页 |
·国有企业惩防体系 | 第39-40页 |
·经营管理权的行使 | 第40-41页 |
·出资人利益最大化 | 第41页 |
·企业监督的有效性 | 第41-42页 |
·领导人自身修养 | 第42-43页 |
·影响国有企业廉政监督经济效益的原因分析 | 第43-48页 |
·国有企业廉政监督体制、机制难以形成监督合力 | 第43-44页 |
·国有企业廉政监督干部选拔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 第44-45页 |
·国有企业廉政监督建设组织的权责定位模糊 | 第45-46页 |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组建不健全 | 第46-48页 |
第5章 提高国有企业廉政监督经济效益的路径选择 | 第48-55页 |
·健全国有企业监督控制体系 | 第48-50页 |
·健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与政府监督相结合的机制 | 第48-49页 |
·加强国有企业廉政队伍的建设 | 第49页 |
·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 | 第49-50页 |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实行全员、全过程的廉政监督 | 第50-52页 |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第50-51页 |
·实现国有企业廉政监督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 第51-52页 |
·完善国有企业决策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 | 第52页 |
·加强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