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一、 导论 | 第10-2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 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 第10-11页 |
2、 海西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 第11页 |
3、 创新文化是推动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软环境 | 第11-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2、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3-19页 |
1、 国内外关于创新文化概念及内涵的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2、 国内外关于创新文化建设对策的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3、 国内外关于创新文化建设案例的研究概述 | 第16-19页 |
4、 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 第19页 |
(四) 研究方法和步骤 | 第19-20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2、 研究步骤 | 第20页 |
(五)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0页 |
二、 创新文化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一) 创新文化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 第20-23页 |
1、 创新文化的概念 | 第20-21页 |
2、 创新文化的内涵 | 第21-22页 |
3、 创新文化的特征 | 第22-23页 |
(二) 创新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23-28页 |
1、 唯物史观的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2、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第24-25页 |
3、 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 | 第25-27页 |
4、 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 | 第27-28页 |
三、 国内外区域创新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28-37页 |
(一) 国外区域创新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 | 第28-31页 |
1、 美国硅谷 | 第28-29页 |
2、 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 | 第29-30页 |
3、 韩国大德科技园 | 第30-31页 |
(二) 国外区域创新文化建设的共同特征 | 第31-33页 |
1、 文化观念方面 | 第32页 |
2、 制度设置和环境建设方面 | 第32-33页 |
(三) 国内区域创新文化建设的典型案例 | 第33-36页 |
1、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第33-34页 |
2、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 第34-36页 |
(四) 国内区域创新文化建设的共同特征 | 第36-37页 |
1、 文化观念方面 | 第36页 |
2、 制度设置和环境建设方面 | 第36-37页 |
四、 海西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37-45页 |
(一) 海西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 | 第37-41页 |
1、 福建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 | 第37-40页 |
2、 福建省创新文化建设现状 | 第40-41页 |
(二) 海西创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1、 缺乏海西创新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 第41-42页 |
2、 软环境建设存在不足 | 第42页 |
3、 硬环境建设比较滞后 | 第42-43页 |
4、 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比较淡薄 | 第43-44页 |
(三) 海西创新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五、 加快海西创新文化建设的对策 | 第45-52页 |
(一) 拓展与深化相关理论研究 | 第45-46页 |
(二) 加强软环境建设 | 第46-47页 |
1、 理念宣传方面 | 第46页 |
2、 制度建设方面 | 第46-47页 |
(三) 加快硬环境建设 | 第47-48页 |
(四) 培育社会文化氛围 | 第48-52页 |
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第48-49页 |
2、 推动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 | 第49-50页 |
3、 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文化创新与传播功能 | 第50-51页 |
4、 营造创新进取的社区文化环境 | 第51页 |
5、 培育个人的创新价值观 | 第51-52页 |
六、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