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导论第14-19页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4-15页
   ·文献综述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论述框架第18-19页
第1章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第19-26页
   ·有利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第19-21页
     ·促进少数民族生产力的发展第19-20页
     ·有利于培植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第20-21页
   ·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第21-23页
     ·加快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存环境第21-22页
     ·增加民族地区居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第22页
     ·促进地区就业,保证地区稳定第22-23页
     ·平衡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第23页
   ·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第23-26页
     ·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第23-24页
     ·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第24-25页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第25-26页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第26-44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第26-31页
     ·遗址、遗迹类文化旅游资源第26-27页
     ·建筑与设施类文化旅游资源第27-29页
     ·旅游商品类文化旅游资源第29-30页
     ·人文活动类文化旅游资源第30-31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项目和旅游景区第31-33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项目第31-32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景区第32-33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主要线路第33-35页
     ·“青藏铁路”国家旅游线路第34页
     ·“丝绸之路”国家旅游线路第34页
     ·“香格里拉”国家旅游线路第34-35页
     ·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线路第35页
     ·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风情旅游线路第35页
     ·“伊斯兰文化”旅游线路第35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历程和发展水平第35-42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历程第35-37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第37-42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模式第42-44页
     ·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第42-43页
     ·市场主导型发展模式第43页
     ·政府主导与市场结合型发展模式第43-44页
第3章 制约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矛盾第44-51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矛盾分析第44-47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主要矛盾的内容: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生产者与各民族游客的矛盾第44-46页
     ·“生产者”与“游客”矛盾的形成第46-47页
   ·现阶段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第47-49页
     ·“生产者”生产的稳定性与“游客”数量多变性不匹配第47页
     ·“生产者”生产旅游产品的质量与“游客”需求的质量不匹配第47-48页
     ·“生产者”生产旅游产品与“游客”所需的在结构方面不匹配第48页
     ·“生产者”生产的时间与“游客”旅游的时间不匹配第48页
     ·“生产者”生产的旅游产品的空间与“游客”需求不匹配第48-49页
   ·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主要矛盾形成的原因第49-51页
     ·“生产者”与“游客”文化存在差异第49页
     ·“生产者”生产旅游产品有困难第49-50页
     ·游客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第50-51页
第4章 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思路第51-66页
   ·“生产者”服从“游客”需要而生产第51-54页
     ·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第51-52页
     ·打造适合“游客”的旅游精品线路第52-54页
   ·“生产者”塑造吸引“游客”的品牌第54-57页
     ·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优化品牌定位第54页
     ·整体设计品牌,建立品牌识别系统第54-56页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第56-57页
     ·战略层面的品牌运营与维护第57页
   ·“生产者”提高“游客”接待能力第57-60页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第57-58页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第58-60页
   ·“生产者”整合旅游资源,区域联合经营第60-63页
     ·发挥区域联合经营的力量第60-61页
     ·调整区域联合经营产业结构第61-62页
     ·完善区域联合经营发展机制第62-63页
   ·政府协同规范管理第63-66页
     ·出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开发规划第63页
     ·设立专职机构,便于规范管理第63-64页
     ·引进民间资本、外资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如何建立国有企业与其知识型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以某大型汽车集团全资子公司A为例
下一篇: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风险管理研究--以联付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