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弓弦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大提琴论文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艺术特色及表演诠释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2页
第一章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的创作背景第12-20页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的作曲家简介第12-15页
     ·作者王强的艺术生活第12-13页
     ·王强的音乐创作第13-15页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的创作背景第15-20页
     ·、“艺术的道路学无止境”第16页
     ·、“蒙古草原如天上掉下般美好”第16-17页
     ·、“蒙古民歌成了我的主题”第17-18页
     ·、作品的问世第18-20页
第二章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的创作特点第20-38页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的主题化运用第20-28页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第20-24页
     ·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在作品中的运用第24-28页
   ·蒙古族民歌《牧歌》的副题化应用第28-31页
     ·蒙古族民歌《牧歌》第28页
     ·蒙古族民歌《牧歌》在作品中的应用第28-31页
   ·该协奏曲的曲式结构安排第31-33页
     ·引子(1—22小节)第31页
     ·呈示部(23—210小节)第31-32页
     ·展开部(210小节—417小节)第32-33页
     ·再现部(418小节至结束)第33页
   ·协奏曲的调式调性布局第33-34页
     ·五声性民族调式的应用第33页
     ·协奏曲调性布局特点第33-34页
   ·和声第34-35页
     ·五度叠置和声的应用第34-35页
     ·线性和声的应用第35页
     ·和声终止式的民族化第35页
   ·独奏与协奏第35-38页
第三章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不同演奏版本的诠释第38-49页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不同演奏版本的诠释第38-41页
     ·由吕其岭演奏的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第38-39页
     ·由高龙演奏的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第39-40页
     ·由兰洁演奏的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第40-41页
   ·作品的技术要求与处理第41-49页
     ·速度的处理第41-43页
     ·华彩段的处理第43-44页
     ·演奏技巧与艺术表现力第44-49页
第四章 大提琴协奏曲《嘎达梅林》的民族化探索第49-65页
   ·中国大提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探索第49-53页
     ·大提琴艺术民族化的基本内涵第49-51页
     ·大提琴在中国的民族化发展历程第51-53页
   ·协奏曲《嘎达梅林》在大提琴演奏中的民族化探索第53-57页
     ·模仿民族乐器演奏法第53-56页
     ·模仿马步节奏第56页
     ·独奏乐器旋律中的隐伏声部第56-57页
   ·协奏曲《嘎达梅林》在大提琴创作中的民族化探索第57-65页
     ·双民歌主题的贯穿对比第57-60页
     ·对比音色的应用第60页
     ·单一音色与混合音色的对比第60-62页
     ·民族化和声及调式的创新运用第62-65页
结语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族民间音乐传承机制及其当代音乐教育借鉴价值
下一篇:阿拉泰歌唱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