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声乐曲拾掇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言 | 第9-1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第三节 概念界定 | 第10页 |
第四节 论文主旨概述 | 第10-11页 |
第五节 文献研究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26页 |
第一节 我国声乐发展史迹 | 第13-19页 |
一、远古到先秦的声乐艺术 | 第13-15页 |
二、汉至南北朝声乐艺术 | 第15-16页 |
三、隋唐声乐艺术 | 第16-17页 |
四、宋元声乐艺术 | 第17-19页 |
五、明清声乐艺术 | 第19页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声乐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一、对民族语言韵味的体悟 | 第19-21页 |
二、关于“腔” | 第21-23页 |
三、对歌唱情感的高度重视 | 第23-26页 |
第二章 中国古代声乐曲类别 | 第26-39页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声乐歌唱体裁及艺术风格 | 第26-33页 |
(一) 雅乐艺术 | 第26-27页 |
(二) 琴歌艺术 | 第27-30页 |
(三) 词曲艺术 | 第30-32页 |
(四) 散曲艺术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如何理解“古代经典声乐曲” | 第33-39页 |
(一) 内容与形式 | 第33-35页 |
(二) 审美境界 | 第35-39页 |
第三章 古代声乐曲经典曲目剖析 | 第39-49页 |
第一节 《诗经》中关于《关雎》声乐歌曲的研究 | 第39-42页 |
第二节 琴歌艺术——《阳关三叠》 | 第42-45页 |
第三节 词曲艺术——《杏花天影》 | 第45-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附录1 | 第51-53页 |
附录2 | 第53-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