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有利于将先进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 第9-10页 |
(二) 有利于推动集团企业的发展 | 第10页 |
(三) 有利于促进建筑装饰企业的变革 | 第10-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三) 综合评述 | 第15页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7-28页 |
一、 基础理论 | 第17-19页 |
(一)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二)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页 |
(三) 产权理论 | 第18-19页 |
二、 财务管理体制的模式 | 第19-22页 |
(一) 完全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 | 第19-20页 |
(二) 完全分权的财务管理体制 | 第20-21页 |
(三)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 | 第21-22页 |
三、 影响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模式选择的因素 | 第22-25页 |
(一) 集团企业的发展战略 | 第22页 |
(二) 集团企业的发展阶段 | 第22-23页 |
(三) 集团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水平 | 第23-25页 |
(四) 集团企业子公司的地理分布 | 第25页 |
四、 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的特征 | 第25-28页 |
(一) 财务管理理念先进 | 第26页 |
(二) 组织架构合理 | 第26页 |
(三) 财权配置恰当 | 第26-27页 |
(四) 全面预算体系有效 | 第27页 |
(五) 配套措施齐全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金螳螂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分析 | 第28-42页 |
一、 金螳螂集团简介 | 第28-29页 |
二、 金螳螂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演变过程 | 第29-31页 |
(一) 完全分权阶段(1993 年-2004 年) | 第29-30页 |
(二) 分权为主相对集权阶段(2004 年-2006 年) | 第30页 |
(三) 集权为主相对分权阶段(2006 年至今) | 第30-31页 |
三、 现阶段金螳螂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分析 | 第31-42页 |
(一) 金螳螂集团的特点 | 第31-32页 |
(二) 金螳螂集团选择现有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原因 | 第32-34页 |
(三) 金螳螂集团现有财务管理体制的优点 | 第34-42页 |
第四章 改进金螳螂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议 | 第42-49页 |
一、 金螳螂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3页 |
(一) 财务控制制度有待完善 | 第42页 |
(二)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落实不到位 | 第42-43页 |
(三) 会计和财务职能不分 | 第43页 |
二、 金螳螂集团财务管理体制改进的基础 | 第43-45页 |
(一) 完善的管理系统 | 第43-45页 |
(二) 开放的企业文化 | 第45页 |
三、 改进金螳螂集团财务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 | 第45-49页 |
(一) 明确划分会计与财务职能 | 第45-46页 |
(二) 落实财务经理委派制 | 第46页 |
(三) 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